迷你世界寺庙的建造过程是什么样的 迷你世界寺庙的建造过程样的详解
1、先做一个一格高,3*3的石砖平台。在平台上面立一个八格高的柱子。
2、在柱子旁边七格立另外一个柱子,中间柱子的间隔是九格。这个建筑正面是四个柱子,三个间隔,所以我们称为这个建筑是一个三开间的建筑。侧面有三个柱子,有两个间隔。中间的开间称为明间,最旁边的开间是尽间,明间和尽间之间的开间称做次间,这次的小庙没有次间。
3、在柱子最底下一格旁边围上四个楼梯,在台基上面铺一层石砖台阶,把柱子整体抬高一格。
4、在柱头上面做栌枓,栌枓是斗拱的结构部件之一,又称为大枓,是用来承载出跳的主要部件。
5、做出用来出跳的华拱,华拱,又称跳头,是斗拱用来出跳的主要构件,样子就是栌枓前面伸出的拱形木条。
6、做出向两边伸出的泥道栱,泥道栱是承接两边出跳的拱形木构件
7、在泥道栱上面做慢拱,慢拱又称为泥道慢拱,用于承载柱头枋的重量,两个斗拱之间用半砖相连。
8、在华拱上面架批竹昂,批竹昂,昂的众多种类之一,和华拱的作用一样,昂也用来出跳,增加出檐,我这个昂运用了活板门。
9、做出令拱和耍头,令拱和耍头也是斗拱部件之一,因为这个斗拱等级较低,所以没有瓜子拱,令拱是斗拱最外跳的拱形部件,用来承载撩檐枋。
10、把华拱之间也用半砖连上,在转角做出昂。
11、在慢拱上面架设柱头枋,柱头枋是古建筑铺作层中的重要构件,柱头枋上面是古建筑举架中较为重要的部件,牛脊槫,用来支撑椽子和望板。
12、令拱上面架设撩檐枋,撩檐枋,古建筑最外围的枋子,用来承载檐椽和望板的最前端,撩檐枋的横截面在圆形的时候叫做檐槫,作为举架的一部分。
13、把转角的昂上抬一格,效果更好,到了这一步,寺庙的铺作层就完成了。
14、在撩檐枋上面铺设椽子。椽子,分脑椽,花架椽,檐椽三部分,脑椽是椽子从脊槫到下平槫的部分,花架椽是下平槫到牛脊槫的那部分,檐椽是牛脊槫以外的部分。
15、铺瓦,确定举折,规律大家要注意细心观察,和传统的铺瓦方式不一样,这种铺瓦方式会减少瓦面的断裂感,造成平滑的效果。
16、觉得举折有点低的话,可以整高点。
17、注意瓦的材质,一般的瓦面是只有一种材质,我们这是高档操作,两种材质。
18、飞檐是中国古建筑美感集中的地方,可以说一个建筑的飞檐做坏了,整个建筑就废了,飞檐的弧度一定要平滑。
19、接下来铺戗脊,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脊,脊决定飞檐的好看程度掌握好弧度。
20、铺到这里,又出来一小段脊,这个脊叫做垂脊也是屋顶构件中很重要的一环。
21、继续铺瓦,顺便把垂脊延伸抬高。
22、把垂脊铺到侧面的中点时,就该铺正脊了。正脊位于建筑横向中轴线上。
23、在出檐下方铺望板(椽子刚刚已经铺了)。
24、在戗脊下方铺设角梁,角梁,又称阳马。
25、然后就是正脊两端的吻兽,我做的这个叫做鸱尾。
26、到了现在,建筑基本除了墙面就已经完成了。
27、在侧面做墙壁,白色的这部分是侧面山墙的下碱部分,在现代也有类似的结构部件,叫做踢脚线。
28、在下碱上面做出山墙的签尖部分。
29、在栌枓下方安放耍头,在耍头旁边做额枋,额枋,又称阑额。
30、在额枋下面做雀替,雀替是用来减少额枋两边净距离的,防止额枋的剪力把额枋弄断。
31、这部分总体就是这样。
32、在台基前面做踏道,上面做勾阑,勾阑其实就是栏杆。塔道,又称踏跺,我这次做的是垂带踏道,其显著特征是台阶旁边有两条垂带,垂带下方的石头叫做象眼石。
33、做上窗户,这个窗户做法还是挺普通的。
34、然后做上大门,没啥难度。
35、这个时候,建筑的效果已经很棒了,剩下让我们给他锦上添花。
36、在歇山面这里做博脊(红色沙块)。
37、做出惹草和山花,注意这个山花的建筑手法。
38、在垂脊外侧加上排山沟滴。
39、最后,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寺庙就建筑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