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来自湖北省武穴市的网友"岑修伟"提问:如何帮孩子建立自我意识。

参考答案: 1岁前:增强社会互动,帮助孩子获得客体存在感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大人就需要经常与他们逬行互动,真正把他们当作社会人对待,而不是仅仅关注吃喝拉撒睡这些生理方面的事情。在婴幼儿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增强与孩子的社会互动:①对孩子微笑、说话:虽然刚出生的婴儿无法读懂大人脸上的表情,更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话,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多对孩子微笑,多对孩子说话。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亲子交流,让孩子逐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社会互动,让孩子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引发的其他人的反应。②让孩子照镜子看自己:让4~5个月大的婴儿从镜子里看见自己,并跟大人一起玩社会性的游戏,孩子将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由运动产生的本体性感受信息与镜子中人物的行动相匹配,从而学会区分自我与他人。③给孩子看自己照片和视频:有心理学研究发现,4~5个月大的婴儿就会把自己的脸作为熟悉的社会剌激。通过观看自己的照片和录像,可以让孩子接触关于自我的某些视觉特征,逐渐建立自我形象,形成关于自己身体和面部特征的清晰影像。同时,经常观看有自己和其他人一起活动的录像,5个月大的婴儿能比较准确地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影像。④跟孩子玩“捉迷藏”游戏:8~9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喜欢跟大人玩“躲猫猫”了。我家二宝小雨9个月左右的时候,我们就经常跟他一起玩这个游戏。要么是我们躲在他的身后让他找,要么是拿一块大一点的布或毛巾之类的东西遮住他的头。不管哪种玩法,他每一次都会被逗得咯咯大笑,并且乐此不疲。通过这样的社会互动游戏,有助于孩子逐渐获得客体存在感,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2~3岁:使用描述性语言,帮助孩子形成持久的自我感对于2~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个阶段,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描述性信息和评价,来帮助孩子扩展他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自我感。①使用描述性语言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性格认同、种族认同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对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性信息,比如“你是一个大男(女)孩”“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是很可爱的宝贝”等等。②使用描述性语言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做出了一些好的或者不好的行为举止时,我们就需要通过描述性语言对他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比如“你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啦,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今天把阳阳推倒在地,这是错误的,下次不能这样啦”“你都可以自己洗脸啦,真棒”等等。③经常跟孩子谈论有意义的事情: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论那些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到野生动物园或者迪士尼乐园游玩后,可以问问孩子:“还记得上个周末我们去哪儿玩了?”“你最喜欢野生动物园里面的什么动物?”“你觉得迪士尼乐园最好玩的是什么?”等等。3~6岁:通过假装游戏,帮助孩子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假装游戏是可以促进孩子思考心理状态的一种活动。假装游戏也可以称为象征性游戏,即模仿游戏,主要出现在学龄前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医生与护士”“商店购物”等,把自己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意识到人类心理的创造性潜能,知道了信念仅仅是影响正在进行的活动的心理结构,即使它们并不代表现实,正如在玩这些假装游戏中一样。对于婴幼儿来说,“我”这个概念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初生的婴儿完全没有“我”的意识,因此需要父母逐步培养孩子发现自我,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