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白苗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防治_植物百科知识

玉米白苗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发病后,玉米幼苗叶片失绿,叶片不能正常合成叶绿素。全株呈白色,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因此,农民必须重视玉米白苗的防治。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玉米白苗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吧!

玉米白苗的原因

1、基因型白化病

说明玉米幼苗存在基因突变。由于遗传原因,玉米品种耐低温性差,根系吸收的养分不能满足叶绿素合成的需要。这将直接导致幼苗白化病,很快就会死亡。遗传因素引起的玉米白化病不能用药物控制,这就导致很少有白化病由此引起。

2、药物损伤白化病

有些品种对除草剂的抗性很低。如果除草剂用量过大,会导致残留液体在玉米叶片中。低温环境会影响玉米苗期叶绿素的形成,导致苗期白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可以减轻玉米白化病的危害。

3、缺锌白化病

如果土壤缺锌,玉米心叶基叶颜色会变浅,主叶脉两侧黄、白,叶尖和叶缘仍为绿色。整株玉米苗矮,叶薄而窄,易倒伏。

玉米白苗的防治方法

1、如果白化苗是遗传引起的,一般这种情况不能用药物控制,只能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2、如果是缺锌引起的,就要防止土壤缺锌。利用硫酸锌与细土混合作为种子肥料,可以弥补玉米缺锌的现象。

3、白化苗的玉米,喷硫酸锌和水,每7-10天喷一次,持续2-3天。控制效果很好。

农民要想种植高产玉米,就必须掌握专业的种植技术,做好玉米白苗的防治措施。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