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罗汉鱼如何布置水族箱
鱼缸的背景可以选择个人的喜爱,把它贴成背景纸(石景、草景、蓝色背景纸等),最好不要用黑色。因为黑色的背景不能自然地把鱼的颜色显示出来,但是这纯粹属于个人喜好。 鱼缸的造景也根据个人爱好,一般人用石头及砂来造景。注意在做景时用的材料不要有棱角,以免鱼在游动时刮伤。底砂的大小也应配合鱼嘴的大小,以便鱼儿可以搬弄玩乐。造景也不要太密,因为罗汉鱼是一种活动性的鱼,如果太密鱼儿容易碰伤。 由于罗汉鱼吃得多拉得也多,所以,原则上底砂只能作观赏及鱼儿玩耍用,不能作为一种生化系统养殖硝化细菌。因为鱼儿多。一定要经常清理。不然会变成有害细菌的温床。至于水草景,因为罗汉鱼属于中性偏碱的水质,所以不适合水草的养殖,最好不要选择水草来造景,当然塑料的就无所谓。
相关内容
-
小二黑结婚写作背景
小二黑结婚写作背景,,小二黑结婚原为赵树理于194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小二黑的原型为一名男青年,名叫赵展锋,而小芹恰恰为他的初恋女友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
-
宇宙生命之谜背景
宇宙生命之谜背景,,《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文章既表现出了谨慎探索的科学精神,也有一些生动的描写,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课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
-
谈创造性思维写作背景
谈创造性思维写作背景,,谈创造性思维写作背景: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善于活用所学知识。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是天才的事,与自己无关,不相信自己能有发明创造,导致创造力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些情况而写的。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在屁股上踢一脚》《创意大惊奇》等。课文分段:第一部分(...
-
姚鼐《登泰山记》写作背景
姚鼐《登泰山记》写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文学赏析: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正文共五段。第一段先从地理...
-
鸟的天堂写作背景
鸟的天堂写作背景,,【创作背景】1933年4月,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北上进行教育考察,5月底经过上海时约同巴金一起回新会。当时,巴金还不满30岁,已是著名作家。他南下广东,“到另一些未曾有过我的脚迹的地方去”(巴金语),并看看一班献身教育事业的青年朋友。5月31日,巴金同陈洪有一起到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先在学校住了3天,随后就到新会县城近郊的天禄、天马、茶坑等乡村游访了3天,后在新会坐当时新宁...
-
致云雀的写作背景
致云雀的写作背景,,据雪莱的夫人回忆,《致云雀》是在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致云雀》是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创作于1820年的诗歌。《致云雀》是一篇抒情诗,全诗21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云雀成为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
-
创造宣言背景
创造宣言背景,,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陶行知(1891.10.18-1946.7.25),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陶行知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
-
美丽的颜色写作背景
美丽的颜色写作背景,,学完《美丽的颜色》之后,想让他们积累一点写作素材,只有把阅读材料引向写作。扣住“光”的含义,去延伸!残破的棚屋,没有通风罩,没有精密仪器,甚至连基本的适宜人居的条件都没有;简陋的实验室,一个炉子上沸腾着各种溶液,浓烟四起,居里夫人搅动着笨重的铁条。实验室的条件是如此艰苦!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实验室却从事着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发现!四年如一日,几十吨沥青里藏着一个秘密,那里有极少量的镭...
-
枣儿创作背景
枣儿创作背景,,《靖江戏剧小品选》题头冠之以《枣儿》,我想不仅因这个作品本身取得的成就和带给家乡的全国性影响 ──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一等奖,更由于它作为一个代表,一种象征,一粒树种和一片生命,对着家乡也对着世界,对着爹娘也对着儿孙,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表达了真心的企盼,将人性与人格、崇高与忧患演绎得那样楚楚动人又回肠荡气。...
-
岳阳楼记背景介绍
岳阳楼记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
-
岳阳楼记创作背景简介
岳阳楼记创作背景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岳...
-
想北平的写作背景
想北平的写作背景,,1、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拾应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2、【原文】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
-
腊八粥背景介绍
腊八粥背景介绍,,《腊八粥》的写作背景是当时作者沈从文对湘西的回忆,用那时候生活的景物事件来进行创作,加上湘西方言的使用,因而他作品地方乡土特色异常浓厚。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文章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
-
谈创造性思维背景介绍
谈创造性思维背景介绍,,《谈创造性思维》写作背景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有自信不断学习...
-
周亚夫军细柳创作背景
周亚夫军细柳创作背景,,写作背景如下:绛侯周勃是汉朝开国功臣,吕后家族威胁到刘氏王朝时,他与丞相陈平共谋诛诸吕,立汉文帝。周亚夫是周勃之子,先为河内守,因他的兄长绛侯周胜之有罪,他被封为条侯,延续绛侯的后代封号。历经文帝、景帝两朝,曾任河内郡太守、中尉、太尉、丞相等职。以善于将兵、直言持正著称。后因得罪景帝下狱,绝食而死。这篇文章即记载他为河内守驻军细柳时的一段事迹。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
社戏读后感600字初二
社戏读后感600字初二,,在读鲁迅的《社戏》一文时,一句这样的话映入我的脑海:“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的多呢。”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孩子的形象,他朴实、纯真、憨厚、无私。他就是鲁迅儿时的玩伴——阿发。阿发具有乡下人特有的淳朴品质。在大家偷罗汉豆的时候,他主动让伙伴们“偷”他家的豆,为的是减少别人家的损失,让小伙伴尝到更大更好的罗汉豆,可见他无私的品格。或许当他的父母知道小伙伴们偷了他家的罗汉...
-
月是故乡明的写作背景
月是故乡明的写作背景,,“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这一年的九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政变,安史之乱使山东、河南等地处于战乱之中,这时杜甫和几位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因为战事阻隔,音信不通,诗人心中十分忧虑,由于思念弟弟,身在秦州的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月夜忆舍弟》以“月夜”为题,但是诗人却在首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
-
谈创造性思维背景资料
谈创造性思维背景资料,,《谈创造性思维》写作背景许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只知死学知识而不知活用,不会跳出圈外去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以为搞发明和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不相信自己也能有所发明和创造,结果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作者想要说明,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的人最初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有自信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