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扫清11大疑问 今后货币政策会收紧吗?
近段时间,随如今中国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和中美贸易战的全面打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也非常引得市场的关注。而在近日,在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中,央行扫清11大疑问地方,那么今后货币政策会收紧吗?资金是否进入股市和楼市?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疑问一:货币政策是否收紧?
4月金融数据有所回落,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央行在3月信贷和社融放量后,政策有所收紧的结果。
孙国峰表示,环比数据往往跟季节性因素有关。从往年规律看,新增贷款3月末冲高后4月往往会回落,环比回落是合理的。
央行
4月末M2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4这分别是过去14个月和7个月以来的次高点,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的要求。
孙国峰表示,观察货币信贷数据的变化趋势要拉长时间窗口,在一个时间序列上不能只看一个点,一种办法是看数据的移动平均值。
如果算12个月的移动平均值,4月新增贷款1.4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8万亿元,跟上个月基本是持平的。还有一个办法是看一段时间的累计数据,1-4月新增贷款6.82万亿元,同比多增7912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9.54万亿元,同比多了1.93万亿元,都说明了货币信贷的数据是比较好的。据初步了解,大型银行的小微、民营企业的贷款保持了同比多增态势,说明贷款结构还在继续改善。
孙国峰强调,从总量和结构数据可以发现,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松紧适度的标准要看货币信贷的增长,主要是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是否相匹配,从结果上来看是匹配的,说明货币政策保持了稳健的取向,同时也是松紧适度的。
疑问二:资金是否进入股市和楼市?
4月存款同比少增,但个人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这部分资金是否进入了股市和楼市?张文红表示,目前从统计数据上没有看到明确的指示情况。
邹澜表示,从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牵头金融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抑制流动性过度流向房地产,促进形成金融与房地产的良性循环。过去几年,总体上政策效果已经逐步有所显现,而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
今年以来在部分地区,尤其是个别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变化。人民银行一直在密切跟踪监测,相关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相关城市政府的指导,进一步落实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
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可以看出,房住不炒依旧是今后楼市调控政策的主要方向,在这个大政策的前提下,我国楼市太大波动的可能行不大。同时,房地产市场资金管理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也会使得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健康发展。
疑问三: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外部冲击?
今年,宏观经济面临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当下。货币政策取向牵动人心。孙国峰表示,年初时也面临很多挑战,但稳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信用收缩风险明显缓解,市场信心提振,社会预期逆转,对于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把握好调控的度。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满足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需要。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好货币政策定向引导作用,运用好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各类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孙国峰表示,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疑问四:如何看4月M2和M1数据双双回落?
4月末M2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月略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张文红表示,M2继续保持在去年同期以来较高的增长水平上,这是人民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效果体现。当前金融市场资金面总体充裕,4月末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为2.74比上月末低0.46个百分点。
同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并稳定监管预期,增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能力。
张文红表示,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4月末货币乘数达到6.31,比上月高0.1,即通过合理的基础货币支持了M2的合理增长,为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营造了较为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对于如何看待M1增速?张文红表示,首先,M1是M2的组成部分,占M2比重约3成。也就是说,M1变化主要反映全社会流动性结构的变化,不代表流动性总量规模的变化。第二,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工具和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降低了社会对M1的需求。第三,M1容易受到季节性和临时因素的干扰。因此,对于M1增速在月度之间的变化不必特别关注。
疑问五:社融回落主要受什么影响?
“社融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影响,以及今年信贷投放节奏跟去年不同有关。”张文红表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8.18万亿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拉长时间看,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延续了反弹态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
从结构看,4月社会融资规模有以下特点:一是贷款投放少于同期。二是委托贷款降幅收窄,信托贷款继续增加,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三是债券融资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