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子水村是和“爨底下”相媲美、同根的古村,相传远在汉代这里就已有人居住,可查历史有600余年。据说,明朝初年,该村宗祖高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到此,发现此地芦苇茂盛,根下浸水,于是在此定居,取名“苇滋水”。如今水沟干涸了,芦苇也没了,村名也演变成“苇子水”。这里的百户村民全都姓高,都是同宗的亲戚。

苇子水村:桃花源内住农家

苇子水村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辖村,位于镇域东部,东距北京城55公里,东南距区政府驻地22.1公里,北距田庄村1.5公里,东距南山村2.8公里,西南距109国道芹峪口检查站6公里,芹高公路(芹峪口-高崖口)从村西穿过,交通方便。

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苇子水村是明清时期的古村落,村子民居分布在九龙八盆之中,依山建有46座明清四合院,有5座基本完好。村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河上架有13座桥,其中5座水泥桥,8座石桥。随河沟宽窄变化,桥身的长短随之变化。石桥的建筑材料均为石头,沙子,大灰,形状多为拱桥。材料简单,一般就地取材,石头块头不大,经过能工巧匠之手的雕琢而形状各异。

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苇子水地处田庄沟中段的沟底,四周有九条山脊,远看酷似一条条神龙,而龙头都朝向低谷的村里。又因村内有灵泉流水,像一个金盆,九龙之头探至金盆之边,恰似来饮灵泉之水,故有九龙戏金盆之说。站在西坡岭头,九龙戏金盆的美景尽收眼底。

苇子水村小桥流水贯穿东西,座座古宅位列两旁,坡上植被覆盖却又偶露红石,还有四棵古柏“定位”点缀,正可谓是“桃花源内住农家”。这里就是京西寻古探幽的好去处——门头沟苇子水村。

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苇子水村口原来是龙王庙和娘娘庙,据说当年龙王庙里供着青龙、白龙、黄龙、黑龙四个龙王泥塑坐像,村民在此杀猪宰羊祈求风调雨顺。如今龙王庙已不见当年风貌,只有庙门口的那棵千年古槐树依然伫立。

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苇子水的原生秧歌,是以歌唱戏,只有打击乐伴奏,无管弦、无曲谱,因其婉转、高亢、和谐的九腔十八调和子弟相传等特点,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戏究竟来自哪里,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时,村子里来了一民间老艺人,京腔口音,自称“秧歌王”。受到村民热情款待,老艺人将秧歌戏的唱法传给了高家公子,后人尊其“八老爷子”,自此秧歌戏传承下来。苇子水的秧歌戏历来是师徒间口传心授,内容改变不大,并无文字剧本留下,保留至今400多年殊为不易,堪称文化化石。云游网

整个村子沿一条东西走向、深宽近两米的灵泉河沟而建,古民宅位列两侧。村内现有明清四合院48座,三合院37座,保存比较完整的有7个院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合院比这还多,当时被日寇烧毁的就有500多间。河沟上每隔不远,就有一座用石头砌的石头桥,供行人通行,大大小小共12座,或平或拱,或宽或窄,仪态万千。村子内古井、古石碾随处可见,共有八井十二碾。现如今,有四口古井仍未干枯,当地村民都来此担水洗衣做饭。据说水质特别好,做饭不馊,喝水不坏肚子。

此外,苇子水的香椿也享誉京城,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儿的香椿头大抱拢,香味馥郁,色泽光亮,肉质鲜嫩,口感独特,自古有“红头香椿”之称,明清时期曾作为“红头椿”贡品专供皇宫。每年春天,苇子水都会举办香椿节,游客纷纷来此一品。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景区电话:010-61837096;

景区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

门头沟苇子水古村怎么去?

a.乘车路线:地铁苹果园车站乘892路公交车(地铁苹果园站——泗家水)至芹峪口站下车,沿S219/南雁路向北步行约5公里可抵达苇子水村。

B.自驾路线:沿109国道向西至59公里处的芹峪口朝北拐,沿S219/南雁路行驶约5公里可抵达苇子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