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的监管理念是什么

中国的银行监管模式:由中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金融格局的正式确立,对于增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的竞争能力、更大范围地防范金融风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确立了央行宏观监管和银监会微观监管的新型银行监管体系。银监会实行垂直管理模式,在中央为银监会,一般在各省设立银监局,在各地级市设立银监分局。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有关指标口径及流贷受托支付标准的通知。主要包括:三法是指:《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三种管理暂行办法。一指引是指:《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三法一指引”倡导贷款的精细化管理,强化贷款风险管控,对贷款流程进一步明确,对合理测算借款人资金需求、贷款资金的支付和贷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传统的信贷管理制度相比,有深刻变化。原则是贯穿“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核心理念,也是贷款业务发放与支付方式变革性的举措。

银监会的监管目标是监管者追求的最终效果或最终状态:1、审慎有效监管,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2、增进市场信心;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批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了解;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银监会系统地分析、识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实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几种有益尝试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适应监管当局的新思路,实现自身的内控转变势在必行,部分银行已经或正在进行着一些有益的尝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设立稽核大区,实行派驻制,强化一级法人的垂直监管传统的总、分行两级分设稽核监督机构的做法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分支机构的稽核部门在向总行反映问题时,均不同程度存在信息过滤现象,甚至存在虚报、瞒报行为,总行无法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到分行存在的问题。而总行直接设立稽核大区或分部,或是直接向分支行派驻稽核专员,实行垂直管理,能够有效强化一级法人监管,更直接、有效地控制分支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二、尽快建立非现场监管体系,运用科技手段预警风险从国外银行业监管的实践经验来看,银行业监管的核心是风险监管,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是风险监管的两个最主要的手段。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的目的。目前,德国、英国等金融发达国家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已主要依靠非现场监管,国内外也有许多较为成熟的非现场监管的方法和软件,我们应当充分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改善管理、预警风险的目的。三、尽早量化、细化对分支行的风险评级和评价参考《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要求,尽早制定本行的风险评价、评级制度或办法,尤其对分支行的资产安全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和市场风险等状况进行分析,进一步量化、细化对分支行的风险评级和评价,实现对分支机构的持续、分类监管,推动全行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