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高飞尽的下一句是什么?众鸟高飞尽是什么意思?
王维(421-522),字子建,号山阳山人,汉族,晋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天宝年间进士。历任大理寺正卿、大理寺卿、太常寺少卿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2年),他被任命为右相,主管外交事务。后来又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主管中央政权的行政事务。
01前言
公元724年,唐玄宗在长安西郊骊山脚下建造的“骊山行宫”落成。因为“骊山行宫”所处地理位置原因,开元二十二年(733年),朝廷开始对长安进行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并在此期间颁布了王右相制与玄秘塔碑。随着唐朝国力的增强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唐玄宗对首都长安及周围地区的重视也随之加强。开元二十二年(733年)五月七日至十五日(625年—627年)三月五日(627年—62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唐玄宗李隆基(712年—717年)在骊山上修建完成了“骊山行宫”(唐会要卷三)。
02诗句分析
这首诗写人的意气消沉,写鸟高飞的动态。“众鸟高飞尽”是一种非常形象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当时心情沮丧绝望之状,也表现了诗人对仕途和前途不满之情。他既要显示自己才华出众,又要保持一定的气节和对政治的冷静思考。这种矛盾冲突和矛盾激化就会出现种种危机情形:一方面诗人遭受打击而消沉不前,另一方面又对官场失望失意而放浪形骸于青山绿水之中;一方面诗人又对现实不满而愤懑难平。
03典故典故
新唐书王维传记载:“维本以山阳山人自居,闻之大喜而归。见群鸟高飞处,乃作此词,遂一落而不收。维又作送元二使安西诗句:众鸟高飞尽能高飞去,何妨落在柳梢头?但使龙蟠绕指柔,凤凰游翔一空紫。”
04文学评论
“众鸟高飞尽,黄河入海流”句,是王维诗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这句诗写的是黄河即将泛滥的景象。黄河水向东奔流了千百年,也只有那么几次泛滥成灾了。全唐诗中收录了这一句诗歌,如王维绝句(杜甫咏怀古迹)、咏怀古迹(杜甫河洲)等等。全唐诗对这句诗共收录了一百多首诗,从中可以看出王维对黄河泛滥认识程度较深。诗中把黄河比喻成“万里长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