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王侯是什么生肖
十二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生肖起源于我国,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命名。中国生肖形成有三大体系:一是夏商周时期(大约公元前11世纪)形成的“干支纪年法”;二是秦朝至汉朝的历代王朝建立的国号纪年法;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的纪年法。中国的十二生肖从何时开始有其历史记载?人们又怎么看待十二生肖所代表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成十二个纪年体系。十二地支是十二个地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古代把太阳的十二地支分别称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每10年为朔望1次(即为十天干)或过一次朔望1次(即为二天支)。朔望到正月(天中阳)才是春节(元宵节),即正月初一是春节,过完春节才是元宵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夏历新年,即夏历新年(阴历新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是冬至,而冬至则是阳历12月24日至1月4日;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是正月初,这就等于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阳历新年。
2、秦朝至汉朝的国号纪年法
秦朝至汉朝,国号的含义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因此生肖的含义也与这个时期的历史相吻合。秦朝至汉代,历朝历代都将其年号定为“秦二”,但不同于现代是以公历算起来,而在我国历史上却以生肖来记年号。例如:汉代时,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建朔国纪年法;东汉末年李渊建立后汉时使用了“正朔”一词来纪年。比如“元朔”一词指的就是“庚子之岁”,即农历正月初一。又如秦始皇时期,用了“始皇”一词纪年;魏文帝和太上皇刘邦采用了春秋中所说的”先王之制“和”天人合一”、民以食为天等概念所采用的公历纪年方法。比如秦朝时以太上皇年号纪年及汉文帝称太初元年为公元一96年;而陈胜吴广起义后则是以公元前二零一二年为公元一84年;秦始皇在位时即采用了史记中所说的“始皇三年二月乙亥”之法,称赵高为秦王。
3、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的纪年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习惯了黄历,因此以十二地支为岁首、十二地支纪年法也开始逐渐盛行。这一时期在纪年方面基本上已经成熟。例如晋灭吴后,从公元412年开始进行了二十四节气的纪年,其中以冬至与立春为岁首以及“三伏”与“三九”为夏至;南北朝时以正月初一为岁首;立春为夏至或立春以后;冬至与立春以后的第一个闰月为夏至或立春后第一个闰月。同时在隋书南史北史等史书中也有关于十二地支作为岁首的记载。而且在晋书南史中这些纪年法都有明确记载。另外据史书记载:隋唐时中国进入盛世,经济空前繁荣;人们对于生肖也有了很大的认识。
4、十二生肖起源与文化意义
鼠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一年,起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十二生肖。鼠年农历初一子时(太阳出来时),也就是“子鼠献瑞”活动开始;农历十一月为小年(太阳出来时),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十二日为小年(太阳出来时)。十二种动物同时出现在这一天(太阳出来后)是一件极其壮观独特的事情。因此鼠年从生肖来说既是一种习俗,又是一种象征。十二生肖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传统节日和纪念方式,也为世界人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野看世界方式。这充分体现了生肖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民俗、世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