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作者到底是谁?其实他比罗贯中更牛!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三国。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把历史真实与文学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杰作,可以说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而作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浩如烟海”,无论是读三国演义还是读史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三国演义”这个名字。

1、写作背景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它发生在中国南方,因此与北方有很大关系。公元220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并于次年(221)开始北伐,但在战争中蜀汉失败。公元221年(蜀汉灭亡后两年),诸葛亮北伐失败,蜀国灭亡。随后司马昭等人在公元221年至222年的两年时间内开始了对刘备集团的大肆搜刮和屠杀。在此期间,中国的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西晋以后的所有的封建朝代大都遵循着相同的规律走着相同的道路:他们将自己对历史真相的追求都表现在对现实的描述中”。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在司马昭和司马炎这两个人物之间不仅存在着很多难以逾越的鸿沟,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特殊能力和智慧。

2、内容概述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到晋武帝年间近四百年间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深远,是一部长篇小说。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以一种雄奇瑰丽、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场面再现了那个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面貌,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兴衰兴亡和中国民族的个性特征。这部作品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故事场景,这些精彩的故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其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部著作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人性情感和命运的深刻刻画。

3、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很丰富,关羽、张飞、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可以说是五百六十五个人,三个字就能概括出这些人的性格特点。刘备虽然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他爱吃米爱喝水爱聊天),但是他却是一个极有政治远见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关羽虽然被后人称为“草莽英雄”“赤壁之战”的始作俑者,但他更是一个忠诚于人民的好朋友。刘备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人品也得到了后世的推崇。他一生恪守孝道(为人子)、忠心护主(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赤胆忠心(刘备与妻子儿女始终是他们心中永远都放不下的一份爱)、爱国爱民(虽然刘备的两个儿子刘禅和刘辩都很奸诈但曹操也有其弱点)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始终贯穿在他的生命中、人生旅途、家庭生活之中。

4、三国演义的艺术特点

三国演义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中三国演义还体现了其他文学形态中不可比拟的艺术成就。例如:小说语言通俗优美,感情丰富饱满,作者对三国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含蓄精到;文章叙事抒情见长,如曹孟德、孔明、桃园三结义等名篇,描写了桃园结义这一复杂过程,充分表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又如在戏曲方面,以塑造诸葛亮、关羽和刘备三位历史人物形象为主线,情节曲折离奇,曲折生动。从文学角度上讲具有典型代表的是三国演义。

5、小结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既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又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历史上某些特定的现象,还为后人总结出许多经验和教训。从文学角度来讲,这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理想国家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思考。从历史学角度来讲,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一个缩影。可以说这部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