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八尺大人)

  

古代说那人身高8尺 是多少CM


  身高8尺是266cm,也就是两米六。  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扩展资料: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在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尺  

三国时八尺等于多少厘米


  

八尺和一丈那个长,一丈是多长??


  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按现在的标准尺寸,一丈是十尺,所以当然是一丈长了。  但是古代却不是这个标准,各个朝代也都不一样: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  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明清大概一尺等于30.2厘米。现代十尺为一丈现代一丈约3.3米,就是三尺=1米,一丈有的近似等于三米。  在古典小说中形容战将高大,都说是身高八尺或是身高丈二(相当于现在的1.85米或是2.36米),这个尺寸都是以汉代的尺寸为准的,而且是三国演义中形容的较多,到了隋唐以后就很少这样形容了,因为隋唐以后一尺都大于27厘米,接近于现代了。  

古时的八尺是现在的多少


  资料1: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古代身长八尺到底是什么概念


  古代高八尺是对美男子的基本要求,男子又有像曹植一样的才气,又有万贯家财,你要知道一贯钱就可以满足一家三四口人几个月的生活,可见万贯就是贵族级别的,这是极夸男子高富且有才的话  

古代所说的“八尺男儿”相当于现在的多少


  古代所说的“八尺男儿”相当于现在184-192之间,这样的身高在古代实属罕见。  古代的一尺也是不断变化的,大体是从商代的19cm 到宋元时期的31cm ,到宋元时期就接近现代了。  “七尺男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传出来的,那时候一尺就是23-24cm 左右,也就是现在的162--168cm ,这是男人的标准,结合当时的生活条件,能达到这个身高也不容易。    扩展资料: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  度量之一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尺  

书法作品8尺是多大啊?


  书法作品8尺尺寸为:八尺全开:248 x 129 cm;八尺屏:234 x 53 cm。  书画的仗量单位是市尺,按面积每平方市尺计算,那么仗量后要进行换算,一般保存小数点后二位数,算式是:长(米)*宽(米)*9(尺/平方米)=面积(平方尺)。中国画宣纸尺寸(单位:CM)。  书画是绘画和书法的统称。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起源久远,有着丰富的意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诗与画分不开。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深深地孕育在画中。    扩展资料  书画尺寸: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 8平方尺?)。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六尺三开:97 x 6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5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书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字画装裱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