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古诗(小学生传统节日的古诗)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要十首,简单点的,谢谢了。


  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和端午  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  明代: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关于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关于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关于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关于中秋节的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春节(一年的之一天,很多人会将其跟除夕混为一谈)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笙歌龠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美女篇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  元宵节  生查子 欧阳修(有些地方说是朱淑真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  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清明节 (还有个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已经被当代人遗忘)  玉楼春 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  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  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情  万转千回思想过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端午节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七夕节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七夕 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他乡七夕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飘飘罗袜光天步,  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和长孙秘监七夕 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  中秋节  木兰花慢 中秋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重阳节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 郑南金  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李咸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  除夕  鹊桥仙 郭应祥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祭书神文 鲁迅  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缊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湘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蠹鱼。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兮为君娱。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蠹鱼之来游。俗  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若弗听兮止以吴钩,示之《丘》《索》兮棘其喉。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惙惙以心忧。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君为我守兮乐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异籍以相酬。  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 陆游  腊雪瑞丰登,春雨相发生,二者皆可贺,爱此打窗声。  披衣起静听,萧萧乱疏更。  岂惟肺渴苏,耳目为一清。  孤灯不结花,相对翳复明。  明朝遂除夕,岁月惊峥嵘。  --------------------------------------------------------------------------------  

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  文学家。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文词清丽生动,意境简明爽朗。其诗在晚唐成就  较高。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2、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3、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  4、遥指:指向远处。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  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  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  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  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  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之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 *** ,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 *** ,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  [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著有《小山词》。本词以宋朝关于鹊鸟误传使牛郎织女只有一天相聚时间的说法入手,先写鹊鸟误传的遗憾,后写分别的离愁别恨,指出牛郎织女虽有相会但终归是悲剧。  冬至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之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霍松林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关于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关于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关于七夕节的诗: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关于中秋节的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关于重阳节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元旦:《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