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拖邦是什么意思?乌拖邦是粤语的方言,什么意思?
这个词最早是在古印度出现的。当时,由于战乱频仍,各地人民生活困苦,为避免战争,印度**便在公元420年设立乌拖邦(Shiraz),意即人民受苦、国家贫穷的地区。印度独立后,为了摆脱英国和美国对印度的侵略和剥削的苦难局面,大力推行教育与发展事业,特别是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此后几百年中一直沿用至今。
1、历史沿革
印度国家历史上乌拖邦属于印度南部,该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形成,主要民族是印度人和印度教(教)各阶层,至今仍保持着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印度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设置乌拖部落王国(公元前3世纪),之后又于公元4世纪并入东印度公司(西元前3世纪)的西里尔斯坦王朝(西元前2世纪)时期和17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期间先后设置乌拖王朝;1840年前后又先后设东非乌拖、西乌拖王朝、中乌拖王朝;1870年前后又先后设北乌拖政权和南乌拖政权。之后各王朝相继设置乌拖政权,以加强对乌拖地区的统治和控制。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逐渐消亡。
2、地理位置
乌拖邦是印度第31个邦,位于印度西北部平原上,北邻孟加拉国,南接印度次大陆巴基斯坦,东临缅甸、老挝和越南,西邻巴基斯坦,东北临阿富汗,西北隔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高原与印度的旁遮普省和拉贾斯坦邦相接。总人口约4300万。自公元前10世纪起,乌拖邦一直是印度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中叶起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3、社会经济文化
自13世纪开始,乌拖邦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农业,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手工业。但由于乌拖邦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农业生产规模很小,发展很慢。经济结构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乌拖邦的主要农业区集中在南部和西部。此外,由于长期战乱影响,农业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乌拖邦社会文化方面也呈现出多姿多彩、多姿的特点:一方面以佛教为国教(印度本土佛教盛行);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传统的婆罗门教国度,信奉“婆罗门”三大教即吠舍、吠陀和首陀罗(印度本土宗教)。
4、主要民族
主要民族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印度教徒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各主要城市;印度教徒约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其中印度教徒主要信仰印度教,穆斯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印度教徒的信仰中心;印度教则是信仰者的信仰中心。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属穆斯林一类(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教徒都属印度教徒);印度教和穆斯林一方则属印度教一方(宗教派别);但两方之间却有争议和分裂。印度教徒中还有犹太人(主要指英国人);印度教教徒中有印度教教徒(主要指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教徒;而印度教教徒则多以印度教徒为主(其中70%为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