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扑蝶的赏析

“宝钗扑蝶”发生在暮春和初夏之交的日子里,大观园中绚烂的花期渐渐逝去,雕梁画栋,花障竹篱虽然还是被红紫芳菲包围和盘绕着,但究竟是绿肥红瘦了,在一派葱蔚洇润之中迎来了四月廿六日的芒种节。这一天闺中有为花神饯别的风俗,也许是“伤心一样同漂泊”吧,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于是琼瑶池馆,绿荫庭院,处处“绣带飘飖,花枝招展”,宝钗扑蝶的背景虽然只有这么几句,但也足够了,艺术反映生活是有选择的,“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诗品·洗炼》)。应该说曹雪芹是最懂得充分解放欣赏者想象力的人,他从不缚住读者想象的翅膀,从不阻挡人们朝更远更深的地方望去。他的写景如写诗,留有不尽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他仅仅给我们以美的启示,更引起我们对美的不倦的探索。现在大观园中粉红色的春天即将过去,碧绿的夏天就要到来,水上池边,长廊曲径,处处风飘万点,落红成阵,沁芳闸桥畔的桃花、稻香村的杏花、潇湘馆的梨花恐怕都已卸去了艳妆,就是那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也铺了一地,“垂柳栏杆尽日风”已吹得人醺醺然充满了醉意,这是作者为“扑蝶”这动入的细节的出现而精心绘制的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