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36讲
《朱光潜谈美36讲》是朱光潜谈美作品完整本,精选了他最通俗易懂、贴近当下生活的美学文字。包括早期留学西方时写的美学入门书《谈美》,和21篇解读古诗词、绘画、文学趣味的文章,仿佛隔着时空与老友对谈般,层层讲述文字、画作背后的生活之美,完整地呈现了美学大师一生对美学的思考和体悟。人生的美、文字的美、诗的美、画的美……如何欣赏?全部收藏其中。上卷谈美学理论,下卷用诗文做具体分析,有趣有料的一本好书,虽然理论方面有些确实过于理论,但在同类读物中已属上乘,多读几遍也能读懂。
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他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开创者。他先后在西方留学,学习西方的美学理论。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等。
相关内容
-
消息二则感悟50字
消息二则感悟50字,,写作思路:读后感写作围绕原文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悟,描述出自己心中的体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是导语,交代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第二句交代作战的主要低于;第三句写战况;第四句插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第五局表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让我感受到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
-
自然选择的证明写作背景
自然选择的证明写作背景,,许多人认为达尔文在他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正式阐明了自然选择理论。很少人明白这个事实:达尔文实际是从其它的人(尤其是一位名叫Edward Blyth的创造论者)借用这个概念并普及了它。Blyth在1835和1837年之间的《自然历史杂志》上出版了许多文章是描述自然选择的过程——在达尔文出版自己著作整整22年之前。众所周知,达尔文有许多份这样的杂志;《物种起源》中的那部分几...
-
大自然的文字感悟50字
大自然的文字感悟50字,,看完《大自然的文字》,我认为我们要认识、了解大自然,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还要保护大自然,因为这样其实是保护人类自己。《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作者用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深奥的大自然知识,并把它们比作大自然的文字,引导学生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全文共24段,可分为三个部分:前4段为第一部分,文章以真正的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开头...
-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黑塞是德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因其著作“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于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读书:目的和前提》是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从表达方式所占的文字比例及所讨论的问题来看,可以将其归为议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围绕读书的目的和前提,阐释了研读世界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大家...
-
自然选择的证明启示
自然选择的证明启示,,《自然选择的证明》启示:《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大量事实,那些基于事实的逻辑论证,基于事实的严谨推理的过程,那些正与反的多角度的巧妙的思辨,那些朴素而谦虚却字字千斤的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指神创论“物种不变”的靶心,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达尔文由五年环球旅行所得到的大量事实所产生的“生物为什么既相似又相异”的疑问,到对“物种不变”的神创论的怀疑;由可见的...
-
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
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科学的怀疑精神是指质疑理论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先验假设等等,这些都是怀疑理论是否能够简洁、有效地描述客观实验规律,而不是怀疑理论正确与否。科学,首先承认客观的实验结果、假设存在客观规律,接着是根据客观实验结果提出有效的理论模型、挖掘客观规律,然后是深入研究理论模型和客观规律的适用范围及精确程度,预测尚未进行的实验结果,最后是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前进。...
-
高职和大专的区别
高职和大专的区别,,1、录取批次不同:大专教育大多是学科教育,是本科教育的“缩减版”。大专分为普通专科和高职专科,普通专科的录取批次在高职专科之前。2、培养方向不同:大专属于学科教育,高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大专更重理论,而高职更重实践,比传统的高专更贴近人才市场。3、毕业证的不同,如果你是大专毕业的,毕业证会写你专科毕业,如果你是高职毕业,可能仍有部分学校会写你是高职毕业,当然,现在绝大部分高职学...
-
2g和4g网络的区别
2g和4g网络的区别,,1、在网络传输速度方面的不同:2G:2G网速要比4G慢,网速低于100kb/s。4G:比2G的上网速度快,4G网速18750kb/s。2、在流量消耗方面的不同:2G:消耗的流量比4G少,可以进行的活动不多。2G网络用来看文字信息更加方便,看图片就需要加载时间更久,打开网页也慢。4G:消耗的流量远远多于2G,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3、使用范围方面的不同...
-
散文二篇感悟50字
散文二篇感悟50字,,《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选自《罗素自传》,作者是波特兰.罗素。他是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他将近一百年的漫长生活历程中,在许多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作家”。这篇文章,作者分为三段来进行具体阐述。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他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他吹来吹去...
-
s-s定理的具体内容
s-s定理的具体内容,,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S-S——(开展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在《保护主义与实际工资》(1941)一文中,提出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称之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定理证明了实行保护主义会提高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同时回答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
高职高专与大专的区别
高职高专与大专的区别,,1、表达内容不同:大专是从学历层次上来说的,而高职是从教育形式上说的,所以两者并不矛盾。从学历层次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而从教育类型上划分,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又可以分为高职和高专。也就是说高职与普通专科学的内容偏重不同,但都是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2、教育类型不同:大专侧重理论教育,是大学本科的压缩版,相对于高职院校,将来升成本科院校的概率较大;...
-
红楼梦56回感悟50字
红楼梦56回感悟50字,,当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早早的响起,衔接在昨夜绽放了一晚的烟花之后;当碗里圆滚滚的汤圆溢出甜腻的馅儿后;当荷包里装满糖果之后;新年迈出了它的第一步,窈窕的身姿徐徐向我们走来。曹雪芹细腻的文字吧我们带到了宁国府和荣国府。正月十五好不热闹。荣宁两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围坐在戏台旁,几张席上皆摆上了酒,两大梁上挂上了玻璃芙蓉彩穗灯,廊檐内外挂着的或绣,或画,或绢诸灯,更是极致地渲染了新年...
-
2006年大连中考作文题目
2006年大连中考作文题目,,作文(5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红杉树雄伟高大,没有人不为之惊叹,一般来说,越高大的植物根扎得越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植物界的巨无霸红杉的根却散布在土壤的浅层中,原来,红杉总是相伴而生,他们的根交缠叠绕,紧紧相连,既方便快速吸收水分和养料,又能使向下扎根的能量全部用来向上生长,直到八九十米,30层楼那么高。是什么成就了红杉,请以“红...
-
乡土中国 乡土性
乡土中国 乡土性,,作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费孝通先生将西方社会学当中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成功引入我国,并实现了本土化,以用于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同时还进行了中西方社会的早期对比研究,而《乡土中国》就是这层价值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因此,理解本书所谓的“乡土性”,就有必要对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也就是结构功能主义有一定了解。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
-
五人墓碑记作者
五人墓碑记作者,,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年),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愤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义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五人...
-
五人墓碑记作者简介
五人墓碑记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年),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愤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义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创作背景:明...
-
嫦娥奔月是什么时候
嫦娥奔月是什么时候,,八月十五。在八月十五。相传嫦娥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奔月的。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子》等古书。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
-
幼时记趣而的意思
幼时记趣而的意思,,而是语气词,要看语境,表转达。《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1763~1825以后)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