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https://www.zdzd.net/z/no/116.jpg)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国力衰弱,不能抵挡西方列强的侵略,只能任人宰割。明明是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可是中国巡警却帮外国人说话,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因为“中华不振”啊!这令人愤怒的事情激发了周恩来的爱国之心。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下去,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而学习、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寄托着他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无处说理的事情,从而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分量之重,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0):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部分(11-14):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15-17):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相关内容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课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先生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0字概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0字概括,,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总理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总理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我也亲自解决过自己的疑问,那一次,我不知道骨髓是什么东西,我就打开《小学教材全解》,知道了它是一种像白胶一样的物质,那么,我的理想是将来当国家主...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9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9段,,第九段写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段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后,决定写篇纪念文章;第二段写作者初见叶圣陶先生的情境,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君子品德;第三段至第六段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第七段至第十段写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第十一段写作者呼吁后人学习叶圣陶的品德。...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3到8段概括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3到8段概括,,《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段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后,决定写篇纪念文章;第二段写作者初见叶圣陶先生的情境,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君子品德;第三段至第六段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第七段至第十段写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第十一段写作者呼吁后人学习叶圣陶的品德。《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赏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言简情挚,所叙事情虽小,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400字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400字,,《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读后感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叶圣陶先生生于1894,逝于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被世人尊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说实话,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并不熟悉叶圣陶这个人,只偶尔听...
-
装满昆虫的衣袋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装满昆虫的衣袋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昆虫学的角度来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 -生中对 昆虫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许多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这对于昆虫界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一个昆虫学家来说,他的成就是巨大的,值得人们敬仰的;从生活的角度来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的都是一种清贫的生活,可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学习,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又是一个坚韧的人。法布尔路边观察的故事,法布尔对于...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00作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00作业,,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叶圣陶先生被世人尊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说实话,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并不熟悉叶圣陶这个人,只偶尔听过。老师说,而且还为语文这项博大精深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竟然那么孤陋寡闻,看来以后还是应该多普及一些知识啊。这篇课文不仅让我知道了叶圣陶先生,...
-
香港理工大学科技管理授予什么学位
香港理工大学科技管理授予什么学位,,香港理工大学科技管理授予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科技管理是一个独特而灵活专业,为具有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提供了根据他们的职业需求定制技术和创新领域学习的机会。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理解创新周期的能力,并最终将创新转化为商业成功;帮助学生了解组织中知识和技术的开发、获取和实施的财务和战略影响;提高学生对所选领域知识和技术发展的技术和非技术意识。材料补充:香港理工大学简介:香港理...
-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报任安书》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学设想...
-
放飞蜻蜓中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
放飞蜻蜓中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6-8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6-8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段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后,决定写篇纪念文章;第二段写作者初见叶圣陶先生的情境,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君子品德;第三段至第六段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第七段至第十段写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第十一段写作者呼吁后人学习叶圣陶的品德。《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赏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言简情挚,所叙事情虽小,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文...
-
故都的秋创作时间
故都的秋创作时间,,《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
-
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哪个好就业
民办本科和公办专科哪个好就业,,1、民办本科好,如果家庭富裕,可以选择民办本科,家庭条件不富裕,则可以选择专科。公办大专学费一般都只需要几千一年。2、未来想考公务员、考编制、考研究生,建议选择民办本科,而不是公办大专。因为单位在实施招聘时,大部分都会限制本科学历。3、有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专业,未来也想从事这方面,如果民办本科对于专业的选择少,那么可以选择专科专业。4、想要在更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深造,...
-
中国石拱桥300字读后感
中国石拱桥300字读后感,,《中国石拱桥》一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述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
-
中国石拱桥的重点
中国石拱桥的重点,,本文共10段,可分为三部分:(一)(1—2):石拱桥的特点。(二)(3—9):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三)(10):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石拱桥:弧形,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卢沟桥:石拱相...
-
中国石拱桥划分段落
中国石拱桥划分段落,,1.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2.第二部分 (第3——9段):举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第3段):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第4段):赵州桥的位置和修建年月 (第5段):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第6段):卢沟桥的位置和修建年月 (第7段):卢沟桥的艺术价值 (第8段):卢沟桥的历史纪念意义 (第9段):中国石拱桥...4.第三部分(第1...
-
松树金龟子法布尔
松树金龟子法布尔,,一、教学目标:1、了解松树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2、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三、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设计方案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说明文《...
-
纸的发明是几年级的课文
纸的发明是几年级的课文,,三年级。《纸的发明》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过程、传播及影响,通过不同时期文字承载物的变化以及造纸术从诞生到改进的过程,叙述了造纸术的优势,赞颂了蔡伦等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阐明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了民族自豪感。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那些可以写字的事物,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