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内容概括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内容概括: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老太妃薨,贾母等入朝随祭。尤氏协理荣宁两府,又托薛姨妈园内照管。薛姨妈挪至潇湘馆和黛玉同房。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偷安生事。尤氏等议定回王夫人,欲遣发十二个女孩子,愿去者止四五人,余者只得分散在园中使唤。

朝中大祭,贾母等与北静王府分赁东西院,一同出入照应。清明日,贾琏备年例祭祀,带贾环等往铁槛寺祭柩烧纸,贾蓉也同族人各办祭祀前往。宝玉未大愈,拄杖靸鞋步出院外闲逛。湘云指船笑宝玉,宝玉往潇湘馆,感辜负杏花。

藕官烧纸,婆子气骂,欲拉去见奶奶们,宝玉护庇。踱至潇湘馆,宝玉瞧黛玉益发瘦的可怜,黛玉见宝玉比先大瘦,两人些微谈讲而散。芳官洗头嫌剩水,芳官干娘羞愧恼骂,众人调解。宝玉吃饭,芳官吹汤,芳官干娘跑进门帮忙被骂推出。宝玉细问芳官藕官烧纸事。

原文(节选):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饭后发倦,袭人因说:“天气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丢下粥碗就睡,存在心里。”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靸着鞋,步出院外。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乌刂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种藕。香菱、湘云、宝琴与丫鬟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们取乐。宝玉也慢慢行来。湘云见了他来,忙笑说:“快把这船打出去,他们是接林妹妹的。”众人都笑起来。宝玉红了脸,也笑道:“人家的病,谁是好意的,你也形容着取笑儿。”湘云笑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样,原招笑儿,反说起人来。”说着,宝玉便也坐下,看着众人忙乱了一回。湘云因说:“这里有风,石头上又冷,坐坐去罢。”

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写作背景: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

本文中心思想:

这一回的内容,通过一些闲人小事儿,初步表现了贾府底层人员复杂的矛盾冲突。有些原本隐性的矛盾,现在暴露出来,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机缘——贾府中那个有十二个女孩子的小戏班被遣散。

写作特色:

1、《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已流行于生活之中,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2、《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人物事件交错发展,彼此制约,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3、《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绘色绘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重点语句赏析:

1、宝玉给芳官使了个眼色,芳官心领神会,“粧头疼”骗过了袭人,得以继续留在屋里跟宝玉作伴。第五十八回由此进入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场景:“水落石出宝二爷细说真情”,归入贾府气运线。

赏析:这里宝玉和他只二人,宝玉便将方才从火光发起,如何见了藕官,又如何谎言护庇,又如何藕官叫我问你,从头至尾,细细的告诉他一遍。曹师只用三个“如何”便将前情介绍完毕,文字极简,效率极高,显然是为了快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力求快速进入正题。这种节奏设定,很容易带来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2、宝玉说明原委,才又问他:“祭的果系何人?”芳官听了,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说道:“这事说来可笑又可叹。

赏析:芳官听说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有些出乎意料。藕官祭拜时,发自内心的悲切真情,读者和宝二爷都感同身受。照理说,此时芳官应该心有戚戚焉。然而,曹师给芳官的设定却是“满面含笑、又叹一口气”,曹师通过这种矛盾的表现、乍一看很难捉摸的体验,进一步调动读者和宝玉的好奇心。

3、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痴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作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作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

赏析:芳官这段话比较长,为了便于分析,萧遥将其根据语境分为两个部分。前面这一部分简单描述前因和事实。两个女孩子受曲文排场和温存体贴之事的影响,你恩我爱,日久生情。接下来,曹师又写藕官现在的生活状态:补了蕊官,“一般的温柔体贴”。

4、“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他说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心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但只是不把死的丢开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而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礼,死者反而不安了。你说可是又疯又呆,说来可是好笑?”

赏析:芳官年纪还小,因此转述藕官、菂官二人情形以及菂官的话语时,只看见了“又疯又呆”,看见了“好笑”。曹师这种设定,与芳官的年龄和阅历吻合,更进一步压抑了读者的情绪,为后文宝玉的评论造势,并留出了情绪起伏的空间。

人物形象分析:

1、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虽出身于声势显赫的封建大家族,却是个封建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鄙弃功名利禄,能够平等待人。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

2、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他率直却不鲁莽,做事谨慎。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