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土中国的评价材料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十二章组成,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引用了大量西方名人名言和理论报告,比如说俄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史禄国、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滕尼斯还有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等作为补充论据,他权威而且强有力的论证方法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字读完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开篇第一句便表明了本书是在对乡土中国的本色进行一种探索。“分别是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正如“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乡土铸造了中国几千年来无数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束缚了我们向上飞的翅膀。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从费孝通先生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不容动摇的地位。这样的文化,是在我们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所影射出来的,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每个人都独有的一种文化。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费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过阐明泥土的重要和神圣来唤醒我们对人生最初始和最质朴的存在的思索。泥土正是最常见的往往被忽略的,却也是最重要的,生于钢筋水泥地也好,生于村庄泥土地也罢,我们都不应该忘却此前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乡土本色。

因为社会在不断地极速地变迁,我们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变。“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但不管我们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等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籍贯是不变的,姓氏和家谱仍然是不变的,叶落归根,羁旅之情也是不变。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我们很可以相信,相对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因为地缘而漂散,也因为地缘而落定。

接着,费孝通先生又详细分析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之前,他说明了在我们存在之前存在的,是父母,是乡民,是环境,是历史,是我们无须选择的,也是无法选择的存在。他说,“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然后,费孝通先生也阐明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他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而现代社会呢,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于乡土社会的,可以在现代论法理中找到答案。于是,我得出的结论是,乡土社会的契约精神反而比现代社会更浓郁。前者是内生,后者为舶来。

“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这一章中所表明的,世代的经验,反复的惯例,人伦的常态,都是生而与俱的存在,历世不移的结果,是习以为常的,在生生代代的延续中,已经深入民心。

接着,他给我们解释了“伦是有差等的次序”以及“伦重在分别”。同时,他引用了《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在阐述差等。在我们现在读来,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所以生而为人,当“不失其伦” 。

至此,他又引用了《礼记》大传里的话:“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并给我们解释了这些都是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改变的,能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能做的事。

“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由此,费孝通先生开始向我们介绍差序格局。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正如作者所言,人的一生是个圆,这个圆正像被石头荡出的波纹,这个石头就是我的重量,我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或者说我本身的格局是怎样的,就决定了我人生的这个圆有多大,这个圆也随着我的成长不断扩大,也就形成了差异格局。

同样,“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这样的儒家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筛选后依然拥有着极大的价值,在塑造个人品质和修养上依然可以焕发光芒。费孝通先生通过再次通过引用古人的思想“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等阐述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所以说,要想平天下,就要先治国,要想治国,就得先修身,一切都要从自己开始,个人的格局往往与无穷的远方,以及无限的未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我们确是独立又自由的,但是共在这片土地之上,无数未知的结果和无数既近又远的人们的命运又是彼此勾连,彼此成全的,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通过掌握不能改变的,去操控一切可以改变的,为国家打算,为自己打算。

接着,费孝通先生介绍了奥斯瓦德·斯宾格勒的思想来说明现代的文化是浮士德式的。那什么是浮士德式社会呢?“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改变。”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热爱苦难,感谢挑战,无限创造,推陈出新的文化。

同时,他也指出,乡土社会却是阿波罗式的,“这种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这应该是我命由天,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维持现有的文化。

这么说,中国乡土社会是相信大地带来的踏实感的,是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天地的,甚至有时安于天命,保持着纯朴自然的思想,随遇而安,这同样也是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神圣和值得向往之处。基于静态还是动态,相信外来还是自己,是创造还是继承,冥冥中每个人早已有了答案。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语,“对生活的态度是以克己来迁就外界,那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合于外在的秩序。”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这是他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章节中的讲解,也就是说,姓氏是血缘的时间投影,籍贯是血缘的空间投影。而地缘呢,就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土地情结,是身在其中不识其味却在远离故乡后会越来越强烈的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在文末,我简单总结了一下,费孝通先生在文中一共定义了四种权力,分别是统治阶级压迫下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产生契约下的同意权力,远离了横暴权利却又不属于同意权利时社会维稳所需的来自长辈权威的长老权力,以及社会结构更替带来的不安定中英雄出现时所产生的时势权力。

再回首去读这么一句话:“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除了淡淡的无奈,更多的是令人喟叹的悲凉情绪,值得我们这被科技化浪潮所凐灭的一代人深思。

最后,我想引用费孝通前辈写在重刊序言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尾声:

“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