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是几年级的课文
![小狗包弟是几年级的课文](https://www.zdzd.net/z/no/48.jpg)
《小狗包弟》后被选为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科书中的第8课课文。
《小狗包弟》是巴金于1980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在此文中,巴金回忆了小狗包弟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可爱模样,又以一支忏悔的笔,道出了自己迫于形势,把它送到医院供解剖研究的无奈与悔恨。文章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作者浓烈的感情汁液,读后令人潸然泪下,情景历历在目,触目惊心。
创作背景:
80年代初期,反思刚刚过去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惨痛教训,探讨在这个全民族的灾难浩劫中个人与群众暴力、个人与极“左”路线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要警惕“文革”的再次出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有许多学者、作家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这个研究领域,表达了他们对“文革”灾难的反思。而巴金则选择了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小狗包弟》这篇“随想”,是《随想录》的第三十六篇,发表于1980年1月4日,距离巴金动笔写作第一篇《随想录》(1978年12月1日)已经有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之前,巴金在《随想录》中只是一般性地控诉“文革”时期“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和极“左”路线对中国文艺领域的摧残,并且记录了他出国访问的感受。可以说,当时巴金与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处于劫后余生的欣喜与兴奋的状态。他的写作与社会活动都属于与时代共鸣的范畴。但是,从《随想录》第三十五篇开始,巴金反思“文革”的立场和方式都有了变化。紧接着发表的《小狗包弟》就是宣布自己将要以何种方式来反思“文革”惨痛教训的作品。
相关内容
-
鼎湖山听泉文中主要讲了什么
鼎湖山听泉文中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内容:作者在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的景物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美的元素较多,泉水丰富美妙,泉声美轮美奂。美的语言带来美的想像,作者比喻确切,把泉声与各种乐器演奏相连,很有艺术的美。课文中的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是表现形式上的美。文中作者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糅合在一起,这又是生活中美的展示。而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
四年级读后感800字
四年级读后感800字,,读《朝花夕拾》有感《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候回忆幼时所作。扫过书题便可知,幼年的故事到了老年时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了傍晚再摘取般,或许会失去盛开时那份激情,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增添了另一种风韵。而那不太清晰,若隐若现的芬芳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从中能轻易看出鲁迅少时的斑斑痕迹。书中用最平实的语言,鲜活富有时代特色的人物,有趣...
-
月光曲23课
月光曲23课,,《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传说在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从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 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
-
桂花雨写了作者什么的快乐
桂花雨写了作者什么的快乐,,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引起人们很多美好的遐想。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全文充盈着桂花香。其中“摇花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桂花雨》是2010年10月1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散文,作者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
小狗包弟发生在什么年代
小狗包弟发生在什么年代,,《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的地方,是揭露“文革”的罪恶。作品中故事的背景正值十年浩劫时期,那是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人,尚可不说其恐慌至何种地步,就连一只小小的玩物——狗,也无安宁之日。作品描述了两条狗:一条是艺术家邻居的狗,一条是作者本人的狗(包弟),在“文革”的动乱中,它们都无一幸免而死去。前者被“专政队的大棒”打断了腿,不食而死;后者被...
-
小妇人读后感800字
小妇人读后感800字,,《小妇人》读后感《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这本书主要说的是马奇家有四个不同性格的女孩,他们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勤劳帮助自己找到了幸福与美满的故事。虽然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他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中的无比强大的爱。这个故事中,四姐妹们的善良,和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我。作者只描写了生活中很平凡的...
-
小狗包弟观后感600字
小狗包弟观后感600字,,十年浩劫,多少人失却爱失却良心。文中的艺术家在武斗后被拖着游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过头去,然而,邻家的小狗却非常高兴地跑到他跟前,亲热地叫唤,扑向他,低头闻闻,用舌头舐舐他,用爪抚摸他。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为了避嫌,为了保全自己,那些在快乐的时光里自称朋友的人们选择了视而不见。只有一条惦念着艺术家的好小狗不顾一切亲近他,甚至面对着棒打脚踢也不愿离开。人们常以猪...
-
普罗米修斯作者
普罗米修斯作者,,《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拜伦,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1824年不幸遇雨受...
-
庐山的云雾400字作文
庐山的云雾400字作文,,《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采用"图画叙事"手法。强调"图画"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它包括视觉图画和内隐图画,一个指向事物,一个指向思维,用"叙事"将它们贯穿起来,从而形成了"图画"和"语言"之间的彼此互动和转换。"图画叙事"视角下的写景文教学,不但强调"物象...
-
三亚落日成语怎么说
三亚落日成语怎么说,,1.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2.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3.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热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和对三亚落日的陶醉。写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按照时间顺序写了...
-
桂花雨全解
桂花雨全解,,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
-
庐山的云雾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庐山的云雾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第一段(1)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第二段(2-3)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三段(4)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庐山的云雾》选自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的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就按【...
-
今生今世的证据读后感350字
今生今世的证据读后感350字,,有那么多名篇佳作在前面挡着,要想翻出新意很难。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一篇却显得新颖活脱,情感克制理性,视角独到,语言精美。首先,刘亮程的构思是精巧的。他没有反复吟咏人对故乡的依恋,而是越过这一层面去探究思乡之情何以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家园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人离家,家乡成为故乡,其间发生了什么,有多少变化寓于其中。在结构上文章紧扣“证据”...
-
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赏析,,本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本篇一个特点。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
-
庐山的云雾读后感
庐山的云雾读后感,,《庐山的云雾》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看《庐山的云雾》,我感觉我已经来到山顶,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误入仙境?对面山上的云雾几乎把山淹没了,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山顶。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着一个的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
-
最后一课观后感600字
最后一课观后感600字,,《最后一课》读后感“人们啊,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吧!”读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我禁不住从心灵深处发出疾呼,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无辜的人民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一点还“不错“,就是战争能让一个人瞬间成长。但我想,谁都不喜欢这种”成长“方式吧!?普法战争暴发后,从白发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样地爱国!这,使我感动。我不尽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
-
记承天寺夜游500字
记承天寺夜游500字,,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
-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2、品味文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