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相关内容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处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处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有人认为此词为辛词之首。这首先取决于该词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这首词也代表了辛词语言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丰富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词的上阕运用了两个典故。典故一:“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国君,他在南京建都,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
-
巴厘岛在印度尼西亚哪里
巴厘岛在印度尼西亚哪里,,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其中一个国家,巴厘岛又是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哪里呢?以下为大家介绍巴厘岛: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文化差异较大的一个国家,它有众多的岛屿,其中巴厘岛是最著名的一个岛屿,它位于爪哇岛的东部,是世界举世闻名的旅游岛,岛上美景与美食及其文化等吸引来自全球各国不同地区的人来旅游观赏,甚至也有来到岛上举办婚礼的。巴厘岛大部分居民是信奉印度教的,在巴厘岛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和印度...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
-
小狗包弟是散文还是小说
小狗包弟是散文还是小说,,《小狗包弟》是巴金于1980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在此文中,巴金回忆了小狗包弟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可爱模样,又以一支忏悔的笔,道出了自己迫于形势,把它送到医院供解剖研究的无奈与悔恨。文章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作者浓烈的感情汁液,读后令人潸然泪下,情景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小狗包弟》后被选为2015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科书中的第8课课文。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创作背景...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原文译文对照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翻译,,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解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解释,,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
-
荷花淀读后感800字
荷花淀读后感800字,,读罢孙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朴鼻而来,一幅幅淡雅、幽静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诗体小说”的诗意: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作品第三节,写水生嫂深夜编席。“她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两个比喻,既写出了夜的深远,又表现了水生嫂勤劳、朴实的品质。作者让画面随人物的视线推移:“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yǒng yù yuè · jīng kǒu běi gù tíng huái gǔ )——辛弃疾(xīn qì jí )千古江山(qiān gǔ jiāng shān ),英雄无觅(yīng xióng wú mì ),孙仲谋处(sūn zhòng móu chù )。舞榭歌台(wǔ xiè gē tái ),风流总被(fēng liú zǒ...
-
海上日出描写了哪两种日出奇观
海上日出描写了哪两种日出奇观,,《海上日出》描写了描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两种情况下的日出奇观首先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引导探究: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其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名句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该词原文节选如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扩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扩写,,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创作背景:《永...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变化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情感变化,,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该文章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深受各大朗诵人士的喜爱。3、创作背景:作者舒婷是在中国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动乱中成长的,她...
-
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雾凇》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文本中直接描写雾凇景色的句子并不多。全文只有三个自然段,开头直接点明雾凇之美;接着写到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作者对自己所见发出赞叹。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书法作品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书法作品,,“书法名家胡维平草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2、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关键典故的含义和及其作用。3、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各个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2、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