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承天寺在哪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被称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别是: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写有“十奇”诗七律十首,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传之后世。但也有人认为“月台倒影”、“一尘不染”、“梅石生香”各为十景之一。
相关内容
-
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
记承天寺夜游人教版,,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
-
记承天寺夜游人物形象
记承天寺夜游人物形象,,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林中小溪》散文随笔赏析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
-
记承天寺夜游主要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主要内容,,《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全文情感真挚...
-
记承天寺夜游导入
记承天寺夜游导入,,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月有一种特别的青睐,月极易勾起人的想象,(足以使人忧伤、惆怅),这是古人对月亮的特殊情结,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宣泄与洗礼。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到承天寺与苏轼一起夜游,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二、新授课程(一)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1、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自己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2、 听配乐朗诵,确定字词的读音和句读...
-
老人与海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老人与海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老人与海》让我明白了命运总是与人作对,人不管如何努力拼搏,终不免失败。尽管如此,人还是要苦苦奋斗,并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他在肉体上可以被打垮,但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强者。《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
-
包身工50段四部分
包身工50段四部分,,包身工分段:1、第一部分是1至8段,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2、第二部分是9至17段,是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3、第三部分是18至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4、第四部分是2...
-
记承天寺夜游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默写,,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
-
记承天寺夜游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感情,,《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
-
记承天寺夜游中心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中心思想,,《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
-
记承天寺夜游200字
记承天寺夜游200字,,夜,很安静。我坐在床边,像往常一-样脱却衣衫 ,准备睡下。这时,我突然发现,月光正从门外流入房间,把地面镀成银白的一片。我的睡意顿时散去。今晚的月色,真美!我那孤独的心境被此刻的月光照亮了。看,今晚,我不是一人,寂寥如我,还有明月不负我,盛情相邀。多么美的月亮啊!要是有位朋友与我共赏,该有多么快乐! 这么希望着,我便想起了怀民兄!怀民兄就住在附近的承天寺里,我快步向那里走去...
-
记承天寺夜游800字
记承天寺夜游800字,,我解开衣服,准备就寝。随着外衣、中衣、里衣一件件被脱下,我身上的伤疤也逐渐暴露在空气中。看着身上一道道交错纵横的伤疤,我不由得哭笑一下,心里更是一片酸涩。今天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了,距离那段我不愿回想起的牢狱之灾已经过去了四年零五个月。那一段被凌辱、折磨的日子渐渐涌上心头。我有些烦躁。忽然一抹月光闯进我的视线。我的目光在一刹那就被它们所吸引,多么纯洁、美好的月光啊!这美丽的...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简介,,《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
老山界作者简介
老山界作者简介,,《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文章,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019年被选入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书第六课。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年~1996年)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
-
辛德勒名单有彩色的吗
辛德勒名单有彩色的吗,,有《辛德勒的名单》中的色彩配置有彩色也有黑白色,而且以黑白为基调,这是为了表达那段犹太民族不堪回首的劫难事件的真实性。《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
-
记承天寺夜游盖竹柏影
记承天寺夜游盖竹柏影,,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
-
苏州园林与颐和园的相同和不同点
苏州园林与颐和园的相同和不同点,,同: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 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
-
利群是哪里的烟
利群是哪里的烟,,对于经常抽烟的朋友来说,对于利群这个品牌应该是很熟悉的,那么利群是哪里的烟?其实它是属于杭州卷烟厂里面的烟,这个香烟的品牌是在1960的时候创建起来的。如今还是属于中华老字号的香烟品牌,相隔到现在差不多有五十多年的时间。就在1995年对老的外包装进行了改造,现在受欢迎的程度还是很高了。同时就在2006年在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发布会上面,它所评估出来的价值达到了110亿元左右,在中国...
-
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的相同点有
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的相同点有,,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 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