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小说吗司马迁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片断,它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这段史实可以反映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相关内容
-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和张良是好朋友,他连夜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刘邦和张良商议后,在第二天早上带着100多人来到鸿门见项羽。刘邦恭敬地对项羽说,我从来没有在关中称王的打算,我只不过是来为将军打前站的。项羽见刘邦这样说,便设宴款待刘邦。席间,项羽的军师范曾多次向项羽使眼色,让他杀了刘邦,但项羽迟迟下不了决心,于是范增便找来了项羽的堂兄弟项庄,让他假装在酒席上舞剑,趁机杀掉...
-
巨鹿之战的历史典故
巨鹿之战的历史典故,,巨鹿之战的历史典故: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要内容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要内容,,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第二自然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每天认真整理史料。第三自然段写横祸降临,司马迁忍辱写史。第四自然段写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
-
司马迁鸿门宴写作背景
司马迁鸿门宴写作背景,,《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了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
-
鸿门宴背景资料
鸿门宴背景资料,,当时天下反秦烽火遍起,而最有希望率先攻入都城咸阳的只有刘邦和项羽,发兵之前二人约定好,谁先进入关中,就可以做关中王。随后项羽率领大军长驱直入,一路遇到秦军主力部队,双方激战不止,项羽破釜沉舟,连战连捷,终于击溃了秦军主力,这时候才传来刘邦已经进入咸阳的消息。公元前206年,当时尚为沛公的刘邦率领义军一路避开秦军主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就过了函谷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概括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概括,,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
-
鸿门宴词语解释
鸿门宴词语解释,,词句注释1.行略定秦地:将要夺取秦国本土关中之地。行,行将,将要。2.王(wàng):称王。3.旦日:明天。飨(xiǎng):用酒食款待,这里指犒劳。4.说(shuì):劝说。5.幸:宠幸,宠爱。6.气:预示吉凶之气。汉代方士多有望气之术,认为望某方云气即可测知吉凶。7.左尹(yǐn):令尹的辅佐,为楚国官名。8.善:亲善,跟……要好。9.具:全部。10.毋(wú)从俱死:不要跟...
-
荆轲刺秦王350字简述
荆轲刺秦王350字简述,,《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
-
苏武传全文翻译
苏武传全文翻译,,1、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2、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
-
烛之武退秦师退字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字用法,,“题干中“退”字为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烛之武退秦师背景故事: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
-
三国鸿门宴
三国鸿门宴,,1、曹操和刘备之间论天下英雄的好戏,此次曹操虽然没有正式地摆一个大场子,也没有埋伏刀斧手,但是其用心,便是测试刘备之英雄心。因为曹操杀刘备根本不用费如此周章,杀不杀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是如果刘备心怀不轨,那就危险了!还好刘备机智,巧妙地化解了当时的紧张气氛,并趁着喘息之机,摆脱了曹操的掌控!2、在进取西川之时,刘备曾经宴请刘璋以叙同宗之情。然而庞统就建议刘备在壁衣之中埋伏刀斧手,然后掷...
-
古钢琴在巴洛克时期分为哪两大类
古钢琴在巴洛克时期分为哪两大类,,古钢琴在古代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而在巴洛克时期,比较兴盛的古钢琴,按照发音其实是分为了不同的两大类,分为击弦和拨弦这两大类,也就是所说的楔槌键琴和羽管键琴。当然这两种琴之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羽管键琴,这种也被作曲家们称之为拨弦古钢琴,这种琴它的结构原理其实跟翼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这种拨弦古钢琴他使用的是鸟类的羽毛管,因为他...
-
卧薪尝胆后续的故事
卧薪尝胆后续的故事,,战国时,吴王夫差伐越,越王举措失当而败,为东山再起,文种以智说服夫差议和,然吴王苛刻,迫使勾践携徐妃与范蠡到吴国为质。越国百姓同仇敌忾,文种励精图治,然越已沦为吴之属国,不断遭受欺凌。3年后,勾践获释归国。勾践在百姓激励和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君民一心,完成文种谋划的复国大计。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
-
苏州园林与颐和园的相同和不同点
苏州园林与颐和园的相同和不同点,,同: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 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
-
卧薪尝胆300字故事
卧薪尝胆300字故事,,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的国君是阖闾。由于其父允常不肯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又支持阖闾弟夫概自立,两家结下了怨仇。阖闾趁越国有丧事之机,兴兵讨越。在槜李之战中,越军射死了吴王,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勾践一败涂地,被困在会稽山。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文种...
-
卧薪尝胆50字简写
卧薪尝胆50字简写,,公元前496年,勾践出兵要灭吴国水军,结果打败被俘三年,饱受屈辱。每日睡柴草,尝苦胆,等时机成熟勾践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一雪前耻。...
-
卧薪尝胆150字小作文
卧薪尝胆150字小作文,,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
-
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的相同点有
苏州园林和颐和园的相同点有,,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 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