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原文及翻译
原文:书愤-南宋诗人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白话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书愤》本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陆游时年六十岁,解职归里之时。常常回忆青年时代往往是一个人变老的标志,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就是如此,只是这种回忆更带上一种时代的悲剧色彩。
相关内容
-
古人谈读书(一)(二)原文
古人谈读书(一)(二)原文,,古人谈读书(一)(二)原文:(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一)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
-
黄河颂节奏划分
黄河颂节奏划分,,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
-
受害人与被害人的区别
受害人与被害人的区别,,1、被害人是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诉讼参与人之一。其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是自诉人,处于诉讼当事人中的原告地位,享有诉讼当事人中原告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居原告地位,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据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享有比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多的诉讼权利。2、受害者是指受侵害的一方(包含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在新闻与法律条律中较为多见,...
-
长城和运河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
长城和运河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及对祖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长城和运河》是首诗歌,这首诗是写作者驾驶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看到的景象。诗歌有两个小节,第一节写的是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第二节写的是京杭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开通了运河,方便了水上航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两部分的结构相同:均运用反复的写...
-
书愤8句是宋词吗
书愤8句是宋词吗,,书愤8句是宋词。【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青时候,哪里知道世事艰难;中原北望,幻想着收复失地,豪气如山。曾记得,瓜洲古渡,飞雪洒满大宋的楼船;大散关头,铁甲骑兵在秋风中飒爽酣战。可惜啊,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壮志未酬,衰鬓先斑。《出师表》真足以万古流传...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文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文赏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
杜甫的登高的原文及赏析
杜甫的登高的原文及赏析,,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
-
六国论的翻译及原文
六国论的翻译及原文,,1、原文:《六国论》 宋代.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登泰山记描绘了泰山的哪些景色
登泰山记描绘了泰山的哪些景色,,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
-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越王勾践。越王勾践(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姒姓,本名鸠浅,古时越国与中原各国语言不同,音译为勾践。勾践又名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荀子·王霸》认定的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
-
登泰山记主要描绘了哪些景色
登泰山记主要描绘了哪些景色,,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
-
岳飞母亲刺字的故事20字
岳飞母亲刺字的故事20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
-
金人是什么民族
金人是什么民族,,应该是女真族。这是生活在国内东北地区的古老女贞民族,也是现在满族和赫哲族的前身。到了六世纪和七世纪时有黑水这个称呼,到了公元九世纪才改名字叫做女贞,十二世纪初由他们族内的完颜阿骨建立了王朝,一直统治了中原北方领土一百多年之久,到了十三世纪初时才被蒙古人所灭族,十七世纪又重新强大起来,后来建立了后金政权,女真这个称呼同时停止使用,后来他们容纳了少量的蒙古和汉族等民族,才渐渐形成了现...
-
陈涉世家写作背景
陈涉世家写作背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焚书坑儒,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骊山墓,阿房宫,徭役沉重,赋税繁重,刑法苛酷,老百姓怨声载道。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靠赵高上台,并杀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到了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本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
-
精忠报国800字作文
精忠报国800字作文,,“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一曲血气方刚的《精忠报国》响彻云霄,把我们带入了千百年前战乱纷飞的中国,仿佛看见了无数英雄在沙场中飞驰,手起剑落,带领中国走向胜利与辉煌。还记得电影《八佰》里那一位位身绑炸弹的战士们英勇地跳下楼去的场景吗?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守护身后的,他们心之所系的家与国。最后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孩儿不孝...
-
岳飞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岳飞的故事读后感400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我国伟大将领岳飞的一句名言。以前,我对岳飞不太了解,自从读了《岳飞传》,我对岳飞充满了崇敬之情。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金兵入侵中原后,他率领爱国将士,抵御金人,收复失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岳飞在贫困交加的时候,能甘于清贫,不为金钱所收买,不背叛朝廷。当年,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时时刻刻提醒岳飞要报效国家。岳飞没...
-
精忠报国作文400字
精忠报国作文400字,,岳飞是南宋的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励儿子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站斗前线,屡建...
-
岳飞母亲刺字的故事说明什么
岳飞母亲刺字的故事说明什么,,岳母在岳飞背上刺 精忠报国,是要其爱国,永远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1126年时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眼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特别的满意,因为精忠报国就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可以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道针刺是很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