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的读后感五百字

今天我读了《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对其中的第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感受颇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读了这句话,我不禁会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记得有一回,我上音基课,上着上着,我便自负地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就算老师提问的问题我不会,也不肯承认。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考试时,同级的同学都拿到了证书,只有我名落孙山。后来,我认真听课、奋起直追,终于,连考三次后,拿到了证书。那次之后,我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含义。

其实不光是我,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所有人。在生活和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因为别人的吹捧和夸赞而迷失了自我,对自己不会的事情进行逃避,不思进取,自己认为什么都会。然而,骄兵必败。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几乎每一个不谦虚的人都会被淘汰,在这一点中,古人做得比我们好,他们可以做到大智若愚,哪怕才思敏捷,不会的就是不会,绝不会不承认,而是会努力补足自己的缺点,我们应当向古人学习。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学习中讲诚信的可贵,更从生活中理解了这句深奥的话,我以后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