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人分好钱读后感

好书何必久读,十分钟精准拆解,带你读懂一本好书。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书是《用好人,分好钱》,作者是知名财经作家余胜海。

短短30年中,由一家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通信设备行业领导者,华为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时代的传奇,而我们更耳熟能详的是,华为的18万名员工中,有着高达百分之90 的知识型员工的比例,是典型的技术驱动企业。

众所周知,知识型员工追求自主性,个性张扬,看重个人成就感,管理难度很大,那么在人才流动率高居不下的今天,怎么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发他们的潜在价值,就成了所有企业都想掌握的管理秘笈,所以在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用好人,分好钱》中,研究华为长达21年之久的作者余胜海,就为我们揭秘了华为管理的真谛,将整个管理系统进行透视和拆解,为我们展现了“华为模式”的可操作性。

在这本书里,不仅包含了对华为核心的人才管理,,薪酬管理的解读,还重点介绍了员工培训,用人机制和干部选拔等重要基础架构的构建,对于想要培养管理能力的人来说,这套架构是不是有可操作性,还是什么是比华为的成功更有力的佐证呢?所以,赶紧跟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在华为,任正非有一句被当作纲领的发言,叫做“什么都可以缺,人才不可以缺,什么都可以少,人才不可以少,什么都可以不争,人才不可以不争。”任正非自嘲“不懂技术”,但是在招聘技术人才的时候,采取的却是不遗余力的“掠夺式”策略。据说早在1998年,全国排名前20的重点高校中,计算机与通信相关的毕业生,就有30%去了华为,而直到2017年年末,华为每年还要引入超过一万人的新鲜血液。

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华为在科技研发上的倾囊而出,在过去十年里,华为的科研投入超过了4000亿,但要知道,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华为的营收能超过同样身为科技导向企业的BAT营收总和,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而除了从外部引入人才之外,华为还有一个绝招来保证人才的优秀性,那就是,让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