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
《逍遥游》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按庄子的说法,一个人只有达到忘物我的境界,才能没有束缚自由自在,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之一,文中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思维的差别,导致人与人之间巨大的不同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我们看这段文字,大气磅礴,想象力有多么丰富,先是一条鱼变大,给他插上翅膀变成鸟,在不断强大中成为鹏,冲天而上,直到翅膀像遮天的云彩。然后借助涨潮起风的时候,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之后就往南飞,飞到它的理想之境界。
这就是庄子对绝对自由的一种比喻。在这里庄子引经据典让自己的话有依有据,所以说,齐国有一本《谐》都是这么讲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接着又说了:在原野上蒸腾着的犹如万马奔腾的雾气,空中里飘浮动着沸沸扬扬的尘埃,大自然里吹拂着各种生物的气息。
这个大鹏想要往高飞的时候,它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假如这水面上风积累得不厚,那么,大鹏也飞不起来。意思是说,大鹏一飞九万里,需要在海上涨潮前积蓄力量,然后借助风力扶摇而上。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讲完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这时候出现了两个小动物蜩与学鸠,也就是知了和麻雀。
它们讥笑大鹏,说:我们只飞榆树那么高,就算跌下来也不会受伤,你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怎么还要往南飞呢?
庄子回答道:你们要是到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了,而且还不会饿肚子,因为你们走不远。如果是到百里之外,就要用一整夜的时间准备干粮。那么到更远的地方呢?三个月以前就要做好准备。这个道理你们怎么会懂?
下面这段议论就更加有意思了:菌类清晨迎着朝阳出生、傍晚就死去,它们不会懂得月是怎么回事。知了不懂得什么是季节变化,这都是寿命短造成的。楚地有一种灵龟和椿树,则能活几百年。还有能活八千岁的彭祖,我们如果与他相比,那岂不是很可悲么。
上面所说的知了和小麻雀,有的是由于能力的限制,有的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办法理解很多事情。就像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头顶的那一片天。
思维的差别,导致人与人之间巨大的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一个能发挥自己思维力量的人,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