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词类活用

《愚公移山》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这则故事的发源地,通常被称之为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