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创作背景
1、《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2、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3、译: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相关内容
-
杜甫诗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杜甫诗秋兴八首其一赏析,,1、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2、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
登岳阳楼翻译及原文
登岳阳楼翻译及原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朝代】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
-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拼音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拼音,,qiū兴xìng八bā首shǒu·其qí一yī玉yù露lù凋diāo伤shāng枫fēng树shù林lín,巫wū山shān巫wū峡xiá气qì萧xiāo森sēn。江jiāng间jiān波bō浪làng兼jiān天tiān涌yǒng,塞sāi上shàng风fēng云yún接jiē地dì阴yīn。丛cóng菊jú两liǎng开kāi他tā日rì泪lèi,孤gū舟zhōu...
-
登岳阳楼 杜甫 原文
登岳阳楼 杜甫 原文,,《登岳阳楼》原文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赏析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
-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
-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拼音版
秋兴八首其一唐杜甫拼音版,,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
-
秋兴八首(其一)唐 · 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唐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唐代〕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
-
秋兴八首其一如何理解杜甫的悲秋
秋兴八首其一如何理解杜甫的悲秋,,1、首联描绘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的秋景。2、颔联描写了社会动荡不安、感叹自己前途未卜的处境。3、颈联描写了自己漂泊在外,异地滞留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感情。4、尾联描写了岁月催人时光不待的感慨。《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秋兴八首》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
-
秋兴八首其一背景
秋兴八首其一背景,,创作背景:《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
-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其一)【作者】杜甫 【朝代】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
-
登岳阳楼杜甫翻译
登岳阳楼杜甫翻译,,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朝代】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是一首即景抒...
-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赏析:首联: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湖北荆门山,这里遗留有明妃生长的秭归香溪村。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
-
司马光欧阳修
司马光欧阳修,,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
-
司马光200字
司马光200字,,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
-
客至唐杜甫拼音版
客至唐杜甫拼音版,,《客至》《kè zhì 》杜甫 (唐)shě nán shě běi jiē chūn shuǐ ,dàn jiàn qún ōu rì rì lái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huā jìng bú céng yuán kè sǎo ,péng mén jīn shǐ wéi jun1 kāi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pán cān shì yuǎn wú...
-
泰山为什么叫岱宗
泰山为什么叫岱宗,,齐鲁青未了。”源于杜甫《望岳》一诗,描绘了山东泰山雄壮气势磅礴的景色。山东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泰安成北。古时候以山东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古时候民俗把备受钦佩重视的老年人称呼为:“山东泰山”,表明对有威望有名的古稀老人的敬佩和感恩图报。毛主席朋友把革命志士为老百姓谋取幸福快乐随意而放弃的人称作:“为老百姓而死重如泰山”,相反轻于鸿毛。总而言之杜甫把“...
-
蜀相杜甫赏析
蜀相杜甫赏析,,杜甫《蜀相》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融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