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1~25首

繁星(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天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它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万顷的颤动——

深黑的岛边,

月儿上来了!

生之源,

死之所。

小弟弟啊!

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

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啊!

黑暗,

怎样幽深的描画呢!

心灵的深深处,

宇宙的深深处,

灿烂光中的休息处。

镜子——

对面照着,

反而觉得不自然,

不如翻转过去好。

醒着的,

只有孤愤的人罢!

听声声算命的锣儿,

敲破世人的命运。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梦儿是最瞒不过的啊,

清清楚楚的,

诚诚实实的,

告诉了

你自己灵魂里的密意和隐忧。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十一

无限的神秘,

何处寻它?

微笑之后,

言语之前,

便是无限的神秘了。

十二

人类啊!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甸着同一的归宿。

十三

一角的城墙,

蔚蓝的天,

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人间。

十四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十五

小孩子!

你可以进我的园,

你不要摘我的花——

看玫瑰的刺儿,

刺伤了你的手。

十六

青年人啊!

为着后来的回忆,

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十七

我的朋友!

为什么说我"默默"呢?

世间原有些作为,

超乎语言文字以外。

十八

文学家啊!

善意的撒下你的种子去,

随时随地要发现你的果实。

十九

我的心,

孤舟似的,

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二十

幸福的花枝,

在命运的神的手里,

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

二十一

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我的心啊!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

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二十二

生离——

是朦胧的月日,

死别——

是憔悴的落花。

二十三

心灵的灯

在寂静中光明,

在热闹中熄灭。

二十四

向日葵对那些未见过白莲的人,

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

白莲出水了,

向日葵低下头了:

她亭亭的傲骨,

分别了自己。

二十五

死啊!

起来颂扬他;

是沉默的终归,

是永远的安息。

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作家,诗人,散文家。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自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著译等身,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所译诗文《泰戈尔诗集》《马亨德拉诗抄》《印度童话集》,是名作名译。

写作背景: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录了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的164首小诗,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作者冰心的话说,就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来说,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中心思想: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这类诗简练而隽永。

写作特色:

1、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写作特点。

2、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

3、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新。

重点语句赏析:

1、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一般的一瞥么?

赏析:冰心老人用鸟儿飞去匆匆和落红满地的情景来与生命做比较,她猜想生命会不会和她在世界中看到的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侧面冰心老人可能是在为某人叹息她(他)的生命是如此狼狈,为她(他)婉惜吧!

2、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赏析: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虽然展现在每个人面前的花朵都那样娇艳美丽,但是又有谁会知道在她们美丽的背后有着她们无限的努力,而有的人,面对困难就会退缩,再回到诗中看一看明艳的花,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学习她们奋斗的精神,她们坎坷的过去。

3、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赏析:从芽儿,花儿、果儿对青年的“告白”中,不仅可以看到芽儿、花儿、果儿对青年的期望、渴望;从芽儿、花儿、果儿的话中,还可以侧面看出芽儿、花儿、果儿的平时生活怎样的,通常它们都默默地去奉献自己。

阅读理解题:

繁星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因为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对母亲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让你联想到谁写的哪首古诗?把它写下来。

答案: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