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

这是一篇非常独特的抒情散文。之所以独特,就在于它是一曲充满诗的韵律、节奏与灵气的文学乐章。把它拆开来,每一句都是经得起推敲咀嚼的诗行,合起来就组装成一篇深广幽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描写,真切地勾画了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由湿湿绵绵挥洒不去的杏花春雨,写出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故园乡愁。视野开阔,想象丰富是该篇文章的一大特色,这当然是以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为基础。从《诗经》到《辞源》,从杜甫、王维到米家的山水,旁征博引,丰富的材料使文章底蕴深厚,给人以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余光中向来注重锤炼文字和语言,修辞手法运用灵活,文章辞采丰美,生动细腻。文中最具特色的是大量使用叠字叠词。比如“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等,使情感细密如织,既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又形成音韵的复沓、回环,使整篇文章笼罩在一种细致、柔和、灵动的气韵中,读起来有着鲜明生动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