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读后启发

《第3选择》读后启发

《第3选择》一书的结尾,史蒂芬•柯维写道:“身为第3选择思维者,你的成功会由内而外,你越是要处理重大议题,你就越需要更多的内在意志与力量。”

这正是我读过此书之后的感受。

在这本管理学著作中,具体、真实的案例不胜枚举,我惊叹于史蒂芬大师“第3”理论的缜密思维与极强的可行性,并对书中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的指引心怀感激。

一是协同原理。

之前听过台湾铭传大学杨志弘教授一节课,他也提到了“协同”。协同,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放弃不解与成见,以真诚、合作的态度共同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我想这也是史蒂芬大师第3选择思维中最核心的内容。

相较于“我的方法”或者“你的方法”,站在协同合作角度的“我们的方法”发挥的作用往往更大。但正像书中所说的,当代人真正理解协同这个概念并付诸实践的人少之又少,被普遍偷换概念导致其不受重视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如今的80、90后年轻人,因为愈加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太急于证明自己,常常对外在事物处于防御心态,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冲突时,时常过于自我,漠视对方感受,难以与之协同。然而,协同是一个奇迹。从自然法则到商业经营,从小到无数水滴形成的美丽雪花,音乐中美好音符的和旋,到配合得当的球队,难以战胜的民族……协同得到的结果远远高于个体取得的成就。

二是从“我们”的角度找方法。

优秀的领导者总是视冲突为沃土而非毒药。在史蒂芬大师所说的“我看到你”、“我知道你”、“我找到你”的思维模式中,以“我”的视线站在“你”的立场,主动去理解对方、体会对方,而非忽视和排斥,用同理心倾听,这是达到和平和协同的关键,是“第3”法则的精华。

事情行不通了、问题繁琐、被吃了闭门羹……从“我们”的角度找方法,能够激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双向的目的解决问题,达成统一。

当个体意识并做到“我的发言权杖现在交给你了”,意味着我可以通过你的问题,找到我们共同的问题,然后等你把“发言权杖”再交给我时,你也可以得到我的不同观点,以及我们遇到的困难,这在无形中让我们站在同一战线,化解彼此间的误会和危机。从“我们”的角度找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个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办法,无论对于家庭、企业、国家、社会均奏效。

回到文章开头,生活中的矛盾无处不在,“第3选择”也同样无处不在。然而,能够发掘第3选择很容易,能将本书读得透彻并活学活用,成为一个可以与人产生协同合作的伙伴很难。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人,必须放弃以思考独立个体为重,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势在必得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意志。片面的讲,有时坚持第3选择不能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无论如何,在生活及事业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从对方角度出发,趋于协同的化解问题解决争端,远比持续的争吵和彼此算计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