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考》读后感800字

《全球高考》读后感

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同学对于梦见考试这件事大概都不会陌生。被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荼毒过的,多半曾做过关于考试的噩梦,梦中题目怎么也看不明白,时间怎么也不够用,要么就是出各种状况,总是急得满头大汗,惊醒过来心如擂鼓。这书开头让我以为是一场关于考试的梦,如爱丽丝梦游考场,虽然题目难度比不上高考,做错了可是会送命的(字面意思的送命题)。

看着看着,又觉得更像一个荒诞的RPG游戏,三体里有人列计算机,这里有真人题目,一个个场景刷分数,循规蹈矩那就输了,还容易死;艺高人胆大者挑战系统,甚至搞死题目毁坏考场,系统反而对你无可奈何刮目相看,当然前提是艺高。

十分欢乐地看下来,觉得这系统有点黑客帝国里“The Matrix”的感觉,真实与虚幻混杂,跟最近热门的元宇宙概念也有几分相似。只是按照文中说法,一部分人(初代监考员和敢死队)是真身入系统,绝大部分是脑电波入系统,这点是主角感情发展的现实基础,但却是逻辑上的bug。

系统的设计者们借助程序和设计存在于系统里,如杜登刘,他在设计系统的时候,给自己预留了一块地方,把自己的理念、精神、思想种种东西借由程序写进了系统里。他在现实中去世后,系统里的“备份”就能接替他存活下去,这对他而言,大概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从这里看,系统就是代码程序,每个角色场景的信息都是数据。真实肉身怎么入系统?肉身怎么与脑电波组队活动,怎么在系统中吃喝拉撒睡?就算系统开辟了一个芥子空间,脑电波又怎么化成实体?

系统本来属于军队,但发展到其存在已经危害到需要军队组织敢死队员去破坏了,似乎是人工智能脱离了人类掌控,需要破坏的核心程序在现实世界却没有留下主机数据中心之类的硬件装置可以直接破坏,还要跑到系统虚拟世界里去斗争,总之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不考虑系统这个大背景,作者的主角情感描写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初见的描写。

游惑第一次见到秦究的感觉:那人站在红瓦屋顶的边缘低头看过来,眼眸里含着光,像盛了烈阳。那天的考官a孤身站在暴雪中,扯着手指上缠绕的绑带,满是疲惫又站得板直。他想,他见过一个光明炽热的人,靠着这个,他可以走过所有寒冬……

这是典型的一见倾心,双向奔赴。对你的爱已刻入骨髓,失忆之后,再次相见,我仍会爱上你。你有惑,我来究。两头独狼,找到可以相互依偎的怀抱,坦露着柔软的内心,携手奔向一个灿烂盛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