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上下两篇原文
苏轼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相关内容
-
赤壁赋第三四段原文
赤壁赋第三四段原文,,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
-
赤壁赋人教版原文
赤壁赋人教版原文,,赤壁赋苏轼 〔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
-
赤壁赋三四段原文
赤壁赋三四段原文,,赤壁赋三四段原文: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
-
赤壁赋345段原文
赤壁赋345段原文,,3-5段翻译: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
-
苏东坡赤壁赋原文
苏东坡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赤壁赋第一二段原文
赤壁赋第一二段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
苏东坡的赤壁赋原文
苏东坡的赤壁赋原文,,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
-
赤壁赋800字的议论文
赤壁赋800字的议论文,,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状况下,创新潜力如何、创新成果多少,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鼓励创新、推进创新,成为实现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然而,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更是如此。对于创新者而言,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走不出失败的阴影,容易导...
-
赤壁赋怀古原文
赤壁赋怀古原文,,原文赏析:清代词论家徐釚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奔腾不息、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
-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文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文,,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主席先生,各位奥委会委员,女士们,先生们:我代表中国政府再次确认,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中国政府尊重并赞赏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所作的评估报告,我们据此已制定了在北京举办一次出色奥运会的规划。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将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女士们,先生们,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你们保证,如果此次...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内容概括50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内容概括50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主要内容概括:《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被压扁的沙子》: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论据,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某个星体撞击地球造成的。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
-
短文两篇字词
短文两篇字词,,以人教版初二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为例:《答谢中书书》字词:谈:谈论,欣赏。交辉:交相辉映。青林翠竹: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时:四季。晓雾:早晨。歇:消散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借代鱼。竞跃:争相跳跃。竞,争相。实是:实在。复:再。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
-
赞美春雨的诗句
赞美春雨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夕朝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添得垂杨色更浓,飞烟卷雾弄轻风。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字词拼音解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字词拼音解释,,【劫难】 灾难。 【致密】 细致精密。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恐龙无处不在》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
-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谈读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2、积累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培根(1561- 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 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两课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两课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本文是破解此谜的一个观点,同学们读后与自己已知的别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种观点更让人信服。(一)明确目标1.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要把握。2.本文说明其观点的依据、顺序及方法。(二)...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3个自然段。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分段概括是分成三段的,第一篇短文的第一部分(1-6段),由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化石引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第二部分(7-12段),介绍“板块”学说。第三部分(13-15段),再次点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学说的有力证据。而第二篇短文第一部分(1-5段),由恐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