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250字感想
![飞向太空的航程250字感想](https://www.zdzd.net/z/no/85.jpg)
《飞向太空的航程》感想
自从我读了《飞向太空的航程》后,就有许多感受从我心底萌发。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
直到我细品了这书中的内容与文字底蕴时,才发现这不仅仅是本跟航天有关的书籍,更是记录了中国航天由落后到崛起的一步步艰辛历程,耐人细看!比如,文章开篇序言中说:“因为天空和天空下到处乱窜的人,孤独的地球才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幽默十足,一下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共鸣。再比如:“人类飞天的梦想一定是注视天空的结果。因为人区别于猪的地方在于,总会时不时仰望天空。”这样简洁有趣的文字,这样有深度的作品,怎能不吸引人继续探寻人类航天历史呢?
书中的专家们,都怀揣着一个中国飞天梦。而为了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每个人都为此无私地奉献了许多。当他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成功实现了飞天梦后,每个人的情感都是那么真实,这并非只是一个让国家有质的飞跃的存在,而是在那一刻开始,国家就已经洗刷了曾经的耻辱。遇到困难,不要想着如何躲避,如何退缩,应当直面它,书中的人恰恰很好地表达了出来。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创造出一个奇迹。我相信,只要我去传承这种精神,我就能创造出一个奇迹。
相关内容
-
飞向太空的航程原文
飞向太空的航程原文,,新华社酒泉10月16日电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
-
飞向太空的航程123段表达方式
飞向太空的航程123段表达方式,,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
-
给家乡孩子的信赏析
给家乡孩子的信赏析,,整篇课文共5个自然段,各段落的具体结构如下:第1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带来温暖。第2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带病写了这封回信。第3自然段写巴金也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第4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5自然段写巴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爱惜时间,好好学习。信中还有许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
-
飞向太空的航程作者
飞向太空的航程作者,,《飞向太空的航程》作者:贾永;题材是通讯报道;新闻的五个部分的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 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赏析: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
-
飞向太空的航程11段到13段写了什么
飞向太空的航程11段到13段写了什么,,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第14~16段...
-
庐山的云雾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庐山的云雾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庐山的云雾》作者带领我们去游览了庐山,领略了庐山最神奇的云雾,用总分的结构详细写出了庐山云雾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多,二是千姿百态,三是瞬息万变。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
-
飞向太空的航程文章结构分析
飞向太空的航程文章结构分析,,1.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导语,点明这则新闻是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2.第二部分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想的艰难过程。3.第三部分是新闻的结尾部分。从历史的回顾回到“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场,首尾呼应。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总结: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
-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赏析,,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
-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以及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2、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2、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钱学森讲“万户飞天”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
-
北大荒的秋天哪一句是中心句
北大荒的秋天哪一句是中心句,,北大荒的秋天的中心句是: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文章共有六小节。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总分结构...
-
飞向太空的航程60字概括主要内容
飞向太空的航程60字概括主要内容,,《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 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创作背景: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
-
飞向太空的航程60字概括
飞向太空的航程60字概括,,概括:《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 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写作背景: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
-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几年级的课文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几年级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内容具体,真实感人,用词准确,注意对象,说话得体,堪称楷模。全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表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关爱,激发其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整篇课文共5个自然段,各段落的具体结构如下:第1...
-
呼兰河传(节选)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节选)主要内容,,《呼兰河传》,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1940年完稿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分为7章,由茅盾作序。《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结构不同于一般小说,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
-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什么体裁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什么体裁,,《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新闻稿,作者先把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也就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
-
飞向太空的航程50字概括
飞向太空的航程50字概括,,1.我国两名宇航员于17日飞往独自建立的太空空间站,将进行30天的科学实验。2.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
-
飞向太空的航程1970年发生了什么
飞向太空的航程1970年发生了什么,,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 文章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半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最后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结束,全文结构严谨,是一篇典范的新闻佳作。赏析:采用描...
-
呼兰河传节选题目
呼兰河传节选题目,,阅读《呼兰河传》,回答问题。(1)解释下面的词语。①异想天开:②捉弄:(2)这段文字很抢眼的一部分是文章开头对园子的印象,你能用三个词写出作者的感受吗?(3)怎样理解“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4)给爷爷的草帽插花一段故事写得非常有趣,这个故事对表现主题、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答案:(1)①形容想法奇特,超出常规,令人无法理解。②戏弄、玩弄。(2)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