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安分守己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最开始的时候,来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直到后来南宋时期,才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极力了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让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安分守己:汉语成语,拼音 ān fèn shǒu jǐ,安于本分,谨守自己处世的规矩。指处世谨慎,规规矩矩。也指安于现状。意思:指规矩老来实,守本分,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译文:彼此安分守己,对于做官坦然面对,而且用道义自我充当,他还能够受到这样的宠爱吗?例句: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扩展资料:[ xún guī dǎo jǔ ]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生书》:“循途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例句:他很老实,一向~,没有乱说乱动的行迹。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