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内容
1、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受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路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都城北门外,交战、防守、转移都来不及做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家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2、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许可以用言辞打动。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扣留在北方的,我就更想察看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不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3、刚到元营时,陈辞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坏话,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
相关内容
-
指南录后序多少字
指南录后序多少字,,1011个字。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
指南录后序名句
指南录后序名句,,名句:“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
-
指南录后序写作特点
指南录后序写作特点,,一、记叙、说明、抒情相结合。就全篇看,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事实上三者往往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而三者结合的方式又不一样。有的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如第二自然段记叙“初至北营”“予羁縻不得还”及“被驱北往”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斗争之后,接着写“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这两句反映了作者矛盾的心情:既想以一死报...
-
指南录后序难句
指南录后序难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汉奸、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指南录》诗4卷,为作者自编诗集,收集作者自出使元营。被扣押。脱险直至福建期间所作诗,...
-
指南录后序挖空
指南录后序挖空,,《指南录》是文天祥写从被扣元营到返回温州的战斗经历的—部诗集。本文是他为诗集写的后序,叙述出使元军、被驱北行、中途逃脱、辗转回到永嘉的艰险遭遇,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本文的语言十分讲究。从句法上看,骈散结合、灵活多变;从词法上看,大量同义动词的运用和“死”字的22次重复出现,准确地表现了作者颠沛流离的艰辛和遭遇困厄的苦况。结合叙述进行抒情、议论是本文的特点。如先写他临危受...
-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后,追思当时所遭受的痛苦,回忆痛苦,比当时经历的痛苦还要痛苦,备加痛心。《后序》以时间的发展和人事的顺序为线索进行叙述,主要记叙南宋末年(1276年),元兵进攻江南,作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时,授命出使元营,到元营议和,他不顾个人安危,与元军元帅伯颜争辩不休,坚持双方要平等谈判。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在元军营,随后,他又被驱北行,被押解着北去。文天祥在被押送北...
-
指南录后序文言现象
指南录后序文言现象,,这篇序文运笔峻削,详略得宜而又变化多姿。一开始,出使元营的原因交代得了了分明,既粗笔提示又一笔不漏。先谈客观形势,继说自己打算,再写出使赴命,顺理成章,说明形势,既是交代背景,又起烘托作用。兵临城下,“战、守、迁皆不及施”,无他途可通,只有谈判才是善策,于是带出了“谈”字。朝廷百官怯如鸡,惶遽失措,于是隐隐露出了“谈”字。“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元方先打出谈判旗号,于是...
-
指南录后序主要内容概括
指南录后序主要内容概括,,第一段,述说出使的背景。第二段,叙述在元军营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第三四段,写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第五段,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第六段,说明诗集的内容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保存并结集的目的是“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第七段,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第八段,交代写作时间和诗集名。创作背景:宋恭帝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
-
指南录后序原文
指南录后序原文,,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
-
指南录后序必修几
指南录后序必修几,,《指南录后序》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就全篇看,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事实上三者...
-
指南录后序分析
指南录后序分析,,第一段,述说出使的背景。第二段,叙述在元军营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第三四段,写北行途中逃脱的行程。第五段,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第六段,说明诗集的内容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保存并结集的目的是“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第七段,正面阐述自己的报国心愿。第八段,交代写作时间和诗集名。创作背景: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
-
白杨礼赞6-8段课文
白杨礼赞6-8段课文,,《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
-
指南录后序每段概括
指南录后序每段概括,,第一部分(1~4段)自叙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其中1~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第1自然段中,先讲自己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再讲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得爱身”,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第2自然段中至北营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
-
白杨礼赞第二段课文句子赏析
白杨礼赞第二段课文句子赏析,,白杨礼赞第二段课文句子赏析: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衬托作用: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衬托作用。《白杨礼赞》的主要内容: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
-
一面红旗向西北方向飘扬说明今天刮的是什
一面红旗向西北方向飘扬说明今天刮的是什么风,,一面红旗向西北方向飘扬说明今天刮的是东南风。红旗向西北方向飘,风吹来的方向在红旗飘动的相反方向,东南和西北相对,据此判断风向为东南风。气象台站预报风时,当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时,则加以“偏”字,如偏北风。当风力很小时,则采用“风向不定”来说明。形成原因:在夏天,西南部气温升高时,海水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热而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却大大阻碍了气温的...
-
指南录后序人教版
指南录后序人教版,,《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就全篇看,第一部分(1—3自然段)侧重记叙,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说明为主,第二部分则突出抒情。事实上三者往往融为一体,很难截然分开,而三者结合的方式又...
-
指南录后序实词整理
指南录后序实词整理,,《指南录后序》实词整理:《指南录后序》通假字:缙绅(缙,通“搢”。插)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层见错出(见,通“现”。出现)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指南录后序》词性活用:A.名词作状语北虽貌敬(貌:表面上)予分当引决(分:按本份)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B.名词作动词道海安、如皋(道:取道)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指南录后序框架
指南录后序框架,,《指南录后序》是南宋文天祥为《指南录》所作的一篇序文。该文简略概括地叙述了作者出使元营、面斥敌酋、被扣押冒死逃脱、颠沛流离、万死南归的冒险经历,反映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生死不渝的爱国激情。其文被收录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专题三。这篇序文运笔峻削,详略得宜而又变化多姿。一开始,出使元营的原因交代得了了分明,既粗笔提示又一笔不漏。先谈客观形势,继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