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234段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槐树落蕊而知秋 “静”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 “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相关内容
-
故都的秋描写了哪些景物
故都的秋描写了哪些景物,,《故都的秋》描写了五幅秋景图: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盛果图。《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
-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
-
观潮片段教学第三四自然段
观潮片段教学第三四自然段,,《观潮》中的三四自然段体现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特点。现代赵宗成、朱明元的《观潮》原文(第三、四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匆匆第三自然段仿写
匆匆第三自然段仿写,,1、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下划过去;打篮球的时候,日子从球场上匆匆跑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的头顶掠过去;看电视时候,他就踮起脚尖,悄无声息地从电视上轻轻走过去。傍晚时,我凝望天空,看变幻莫测的流云,从天际走过,不断变换着形状,日子便轻悄悄地跟随流云,从我的眼前飘过。太阳渐渐西移,天际慢慢变成夕阳红,太阳不刺眼了,把最后的余晖,柔和地洒向大地。等眼前变成闪烁的星星,才发...
-
滴水穿石的启示概括第三自然段
滴水穿石的启示概括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用人物的事例,说明了“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列举了三个事例:1、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服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
-
赵一曼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赵一曼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今天我知道了赵一曼的抗日英雄事迹,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赵一曼被捕的时候,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
-
孔乙己课文解析
孔乙己课文解析,,这部作品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
故都的秋故都
故都的秋故都,,《故都的秋》中故都指北平,是今天的北京。《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
-
白桦3.4自然段,诗人描写了白桦,还描写了
白桦3.4自然段,诗人描写了白桦,还描写了什么,,1.诗人描写了白桦,还描写了银霜、雪花和朝霞。2.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第一段描写整体,第二段描写局部。 诗中(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
-
济南的冬天描写了哪些景物
济南的冬天描写了哪些景物,,《济南的冬天》具体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等四种景物。《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
-
雷雨描写了什么景象
雷雨描写了什么景象,,雷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
-
大自然的语言概括物候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概括物候是什么,,大自然的语言概括的是物候现象,物候现象非常广泛,大自然中,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是属于物候现象。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等现象,农作物生育期中的物候现象。(2)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现象。(3)各种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
-
故都的秋400字
故都的秋400字,,午后,我漫步在颐和园里。已经是九月了,夏天如一位暮年的老者,生命力在逐渐衰退,而秋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了这座热闹的城市,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玩弄着树叶和知了,让他们一点点的褪色、息声,又用自己的雨水冲散炎热,当人们察觉时,天已经凉了不少,不会有人去责备她,而会兴高采烈地迎接,像我,并没有因为她给我披上了外套而生气,满心欢喜的看着她用一股风把天空推高,又用一阵雨过滤了灼热...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三自然段用人物的事例,说明了“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事例,说明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列举了三个事例:1、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
-
故都的秋6-10段加个小标题概括
故都的秋6-10段加个小标题概括,,1、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2、现代·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
-
表示丰富的二字词语有哪些
表示丰富的二字词语有哪些,,草船借箭成语释义: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出水芙蓉成语释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春暖花开成语释义: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风花雪月成语释义: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国色天香成语释义:原形...
-
周阿雨原型
周阿雨原型,,《闯关东》的导演和编剧再次联手,拍摄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其中电视剧中的主角周阿雨是以现实中温州女商人程慧秋为原型创作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程慧秋就小学刚毕业的年纪,却被迫孤身一人前往荷兰生存,在那里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三年后去了法国,程慧秋就开始做起了小商品生意,一路上边学边卖,波折不断,但还是坚持了下来,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现在程慧秋把自己的产业放回了中国,在家乡置办产业,促进当...
-
故都的秋背景
故都的秋背景,,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扩展资料: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