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观后感800字

一个诚实的、正直的人,相信政府和社会是公正与正义的一个人,被诱骗进入一个暗无天日的境地,在亲身经历了一件又一件的充满血腥暴力的事件,而且被鞭挞了一次又一次后,却始终未有真正地被现实与黑暗灭却自己的信念之火,为的可能不是重获过往的美好的物质生活,而更多的是为了得到家人的音信与团圆时的欣慰。

先看看时代的背景: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虽然已经经历了独立战争的洗礼,美国的每一块土地无不浸透着清教徒对上帝的虔诚,开拓者的精神无不鼓励着每一个公民对美坚利共和国的发掘与贡献。工业革命已经掀开了第二次帷幕,人类的文明无疑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成为世界的模范代表,无论是从制度方面还是人文方面都体现了时代的先驱。民主、平等也在这个国家得到了认可与普及。然而,却由于资本家的罪与恶、贪婪与憎恨,竟然在这片大陆出现了奴隶制,这不禁令人扼腕长叹。

主人公所罗门(Soloman)虽然以自由人的身份生活在美国这片被誉为自由与勇敢的大陆,自己也对政府制定的制度所包含的公正与正义无比信任,踏实地生活着、工作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免经常会被白人歧视,但是他还是热爱着家人,热爱着生命。然而,有一天,一次“机会”来了,两个年轻的音乐人进入了他的生命,从此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和人生观念。两个自称音乐家的人邀请主人公至华盛顿进行一次有关音乐舞会的工作,并承诺给予他丰厚的薪水作为回报。并在舞会举办前的一天晚上在一家餐馆热情地招待着主人公,最后把他灌醉。故事的转折点来了,当所罗门从睡梦中醒来时,却发现了自己衣衫褴褛地躺在了一个密室中,手脚被枷锁限制了自由,在这种情况下,他大声求救,却无人响应。这时,来了两个黑奴贩,他们在交谈的过程中无不充满着蔑视黑人的神情。

无论主人公怎么申诉自己的经历和身世,都无人理会。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细节,就是第二次来的人贩子在“好言相劝”地说服主人公脱下刚刚在被鞭挞时弄坏了的衣服时的友好神情与得到手后的另一幅令人厌恶的嘴脸,我不能说应该怎样批判那个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我在这里看到的,是人性的贪婪与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时的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