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赏析句子十处

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赏析:“沉静”、“自失”准确地写出了“我”当时心情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那声音宛转,悠扬”,再加上“含着豆麦蕴藻之香”使“我”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一般的景色之中,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赏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说不出的大”恰当地表现出儿童特有的感觉,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无比的喜悦。与前文心情的失望、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我”此时的心情畅快,浑身舒适。

3、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赏析:“看社戏”和“偷豆吃”是在平桥村这块乐土上给“我”感受最强烈,印象最深刻的两件最大的乐事。“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和孩子那朴实、真挚的情谊和他们的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的美德。

再加上美丽动人的江南水乡风光,自由平等的气氛,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是“我”在“那夜以后”的城镇生活,人生旅途中再也不曾感受到的。“我”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4、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赏析:这里可以看出双喜非常聪明有考量,这些语言描写从外界条件、内在条件和极端条件三种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让大人无法反驳,真的很聪明。

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赏析:用比喻来写景色,原本静止的群山像会动一样往后跑,这么快的形势下,我还觉得慢,可以看出我内心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了。

6、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赏析: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简单交代了当地习俗,去平桥村的缘由。)

7、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享受“优待”的体现之一,如果对“远客”不重视,能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吗?)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赏析: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8、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赏析: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钓虾是在平桥村里的主要活动之一,虾归我吃――优待的体现。)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9、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赏析:(赵庄看戏――活动之三,也是“第一盼望”,足见戏的诱惑及在“我”心中的地位,为下文一看戏不能及时实现而着急、哭闹埋下了伏笔。)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10、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赏析:环境描写描绘了戏台的美丽,与来时呼应,体现了我的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