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概括200字
《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从河埠头的万盛米行粜米到街上购物,不同的处所,不同的场景,讲述了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小说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江南一群农民忍痛亏本粜米,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村急遽破产的现实,预示着农民必将走上反抗的道路。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简练而传神。作家用极为精练的笔墨三次描写了故事的环境,寥寥几笔就勾描出江浙小镇的风情面貌,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相关内容
-
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两篇文章都弥漫着自然的景物与气息,不同的季节。郁达夫对秋的衷情在《故都的秋》里可谓是情透纸背。《故都的秋》更是以一曲悲凉的颂歌而成为现代散文创作中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之秋。翻开《故都的秋》,秋风、秋雨、寒蝉、落蕊扑面而来;悲秋与赞秋也扑面而来。易森说“郁达夫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唯美,在故都的秋中随处可见:“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
-
七颗钻石童话鉴赏
七颗钻石童话鉴赏,,《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很多,如果小姑娘没有无私的爱心...
-
你的光照耀了我作文600字初一
你的光照耀了我作文600字初一,,年华易逝,光芒依旧,如清风明月,静静滋润内心,照耀了我。——题记雨后,遍地泥泞,阴云未散。轻踏田间小路,轻抚绿叶上珍珠般美丽的露珠,母亲走在回乡的路途上,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我远远地跟在后面,一歪一扭地在泥泞中寻找落脚之处,内心更是心不在焉,为考试而担忧。考试与雨季的双重压力仿佛大山压在心口上,哪里又有空闲归乡探亲呢?一抬头,我早已与母亲落下很长一段路程,心中暗叹...
-
丰碑故事演讲稿
丰碑故事演讲稿,,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时空的变幻阻隔不了精神的传诵。铁人王进喜,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让石油人引以自豪的名字,一个让不同肤色和信仰的人赞叹的典范。大庆铁人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昔日的荒凉,曾经的开拓者,以求实的态度,奋进的精神,踏踏实实勇往直前,“天当被,地当床”,“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
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对比阅读
江南的冬景和故都的秋对比阅读,,两篇文章都弥漫着自然的景物与气息,不同的季节。郁达夫对秋的衷情在《故都的秋》里可谓是情透纸背。《故都的秋》更是以一曲悲凉的颂歌而成为现代散文创作中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清、静、悲凉之秋。翻开《故都的秋》,秋风、秋雨、寒蝉、落蕊扑面而来;悲秋与赞秋也扑面而来。易森说“郁达夫的作品是一幢残缺而唯美的建筑”。而残缺则是处处流露在作品中的落寞、无奈与悲凉,甚至在作品的结...
-
写一篇关于科技的读后感
写一篇关于科技的读后感,,现在21世纪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先进了,不得不让人去了解更多科技的知识,最近我看了一本《科技博览》,令我深有感触。《科技博览》里记录了1000个必须知识。一开始,我原以为氧气很平凡,只是天天为我们服务,原来星球里唯一只有地球含氧,而且氧气对人很重要,离开了氧气,人也是不能生存的。但是氧气也是有限的呀,总有一天,氧气不再为人提供服务,所以为了让空气更清新,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
不会叫的狗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不会叫的狗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不会叫的狗》是由作者贾尼·罗大里编写,新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贾尼·罗大里 ,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
-
不自由毋宁死案件
不自由毋宁死案件,,课文《不自由,毋宁死》讲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
-
茶馆读后感2000字左右
茶馆读后感2000字左右,,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茶馆是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抓住了这个嘲的特点,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嘲,概括了...
-
教师节快乐的祝福语
教师节快乐的祝福语,,一、祝愿一次一次的发,祝福一回一回的给,今天教师节,我要把天下最美的语言送给您,恩师,您是我的再生父母,祝您永远快乐!二、您是一把伞,为我们撑出一片天;您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人生路;您是智慧的源泉,您是进步的灵魂!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身体健康,幸福无疆!三、您的恩情像大山一样深重,你的教诲时刻提醒着我,您是我做人的榜样,教师节来临,真心祝愿老师,健体快乐,青春永驻!四、学生的...
-
不自由,毋宁死背景
不自由,毋宁死背景,,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北美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软硬兼施,采用各种手段,力图维持它与北美殖民地的宗主国关系。殖民地某些人由于在利益上与英国有联系,主张效忠英国;有些人对未来谁来统治他们漠不关心,他们愿意向任何一方出售商品,谁给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还有些人对于反抗英国感到悲观,极力主张和解。在种种压力下,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步伐始终是"慢慢吞吞、勉勉强强"的...
-
致云雀2-3段仿写
致云雀2-3段仿写,,你好啊,花中的旦角!在那秦淮河的两畔在江南的细雨你美得是那样的张扬而又热情那花瓣的艳红是梁燕撷来的一抹晚霞是待字闺中的女儿两颊上的红晕你看那燃烧的火焰可有你热烈你是泼辣爽直的王熙凤是倚着画舫笑看红尘的歌女你从来不自怨自哀在最好的年岁活得痛快潇洒你从不像那丁香只在狭窄的深巷里徘徊你也不像那牡丹纵然国色天香又如何到头来深锁进了宫闱里你是一朵自由的花即使旁人万般不解、嫌恶将你踩入了...
-
不自由毋宁死作者
不自由毋宁死作者,,课文《不自由,毋宁死》作者是帕特里克·亨利。课文讲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
-
衍纪的意思是什么
衍纪的意思是什么,,衍纪的意思是衍纪是时间计算方法。衍,分为:小衍:一小衍=1000会元=1000*10081*129600=1306497600000年=13064.976亿年。一会为100世纪零81年,这样一小衍就会余出13064.976亿/10081*81=104.976亿年,也就是说,每一小衍就会有104.976亿年是无世纪年。大衍:每隔125小衍便是一大衍,一大衍=(1小衍+13122亿...
-
不自由,毋宁死文章分析
不自由,毋宁死文章分析,,帕特里克·亨利,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演说家。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以其机敏的演说技巧而著称。1763年被选入弗吉尼亚议会。曾出席过第一次大陆会议,担任过弗吉尼亚部队司令和弗吉尼亚州州长等职。他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并为之奔走呼号,英勇斗争。不过,他的永久名声却来自他的演讲。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
-
茶馆观后感800字左右
茶馆观后感800字左右,,《茶馆》观后感《茶馆》只有三幕,却分别写了三个时段,通过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从戊戌变法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近50年的变迁史,揭示了旧中国黑暗与腐朽,真实展现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突出了表现了分别“葬送了三个旧时代”这一主题。在这三个旧时代里,广大人民群众无法摆脱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不自由毋宁死
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由,毋宁死,汉语词语,读音是bú zì yóu,wú nìng sǐ。意思是如果失去自由,那么不如去死。源于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北美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软硬兼施,采用各种手段,力图...
-
不自由毋宁死是哪个国家格言
不自由毋宁死是哪个国家格言,,《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脍炙人口的演说在美国革命文献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课文《不自由,毋宁死》作者是帕特里克·亨利。课文讲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