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

《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迟到,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的小弗郎士,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士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利,这使得小弗朗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也有对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韩麦尔先生翻开课本又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居然听懂了他最厌烦的法语课。读完这篇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对我们来说,难道连他都不如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儿先生与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孩子,都怀着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使得课堂前所未有的专注与严肃。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只顾自己干活村民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虽然课文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使这堂课异常的顺利。

这最后一堂法语课,让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的震撼,严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失去了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失去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渴望学习法语冲动,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头。面对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

从小弗郎士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节之中,学生主动学习,对听课学习都非常好。这就要求我们是要听课,更重开启自己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们把学习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