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

【注释】①僇(lù)人:罪人,指唐宪宗即位后,作者因在顺宗时参与王叔文改革而贬谪为永州司马。僇,同“戮”,指犯罪受刑。

②是州:此州,即指永州。

③惴栗:惊恐不安。

④隙:谓公余闲暇,抽空。

⑤施(yí)施:缓慢行走的样子。

⑥漫漫:谓漫无目的。

⑦其徒:指与自己遭遇相同的一帮朋友。

⑧穷:走到头。

⑨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

⑩披草:拨开野草。

(11)相枕以卧:朋友们相互依靠着睡觉。

(12)意:心里。

(13)以为:认为。

(14)未始知:还是一点也不知道。

(15)西山:在今湖南永州西。

(16)怪特:指形态特别怪异。

(17)法华:寺名,在永州地势最高处。

(18)西亭:在法华寺西面,为作者所筑,常与朋友在亭中宴游赋诗,有《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等记其事。

(19)指异之:指点西山,发现它不平常。

(20)缘:沿着。

(21)染溪:一作“冉溪”,即愚溪。

(22)斫(zhuó):砍伐。

(23)榛莽:泛指灌木杂草。

(24)茅茷(fèi):泛指枯落草叶。

(25)箕踞: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形似箕斗,在古代是一种无礼的放肆举动,此用以表示自由不拘。

(26)遨:随意游玩。这里指观赏。

(27)数州:指永州及毗邻几个州。

(28)衽席:古时的睡席。这句是说,从西山上看四野,都在身下,十分渺小。

(29)其高下之势:谓各州的地形高低。

(30)岈(xiā):山深遂貌。

(31)洼:低凹,深陷。

(32)垤(dié):小土堆。

(33)尺寸千里:谓视野里很小一点地方,实际包括极大面积地区。

(34)攒(cuán):凑集。

(35)蹙(cù):紧缩。

(36)遁:逃避。

(37)萦青缭白:青山白水相互萦回缭绕。

(38)外与天际:谓天外与天相连的边际,喻望远之极。

(39)四望如一:谓无论朝哪个方向远望,都是如上述八句所写一样。

(40)是山:即指西山。

(41)培��(pǒu lǒu):小土山。

(42)类:同类。

(43)悠悠:形容存在极其久远。

(44)颢(hào)气:浩气,指天地间的元气。

(45)俱:同在。

(46)莫得其涯:无人能捉摸到西山存在时间的边沿,即谓其久远不衰。涯,边际,局限。

(47)洋洋:形容极其广阔。

(48)造物者:创造天地万物的神。

(49)游:来往,表示西山胸襟可与造物者相比。

(50)引:举起。

(51)觞:酒杯。

(52)满酌:灌满酒。

(53)颓然:醉倒的样子。

(54)日之入:太阳落山。

(55)至无所见:谓直到天黑。

(56)向:从前。

(57)未始游:还是一点也没有游过。

(58)于是:从此。

(59)志:记叙。

(60)元和四年:公元8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