氼氽是什么意思

1、氼,拼音:nì,注音:ㄋㄧˋ,释义:同“㲻(溺)”。沉没;沉溺的意思。

又音:mèi,注音:ㄇㄟˋ,释义:方言。潜水。按:氼,同“没(mò)”,《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此所谓“没(mò)水”乃“潜游于水中”之意。

氼,会意字。从水,从人。会“人在水下”之意,本义:沉没,沉溺。

这就是古人版的“溺”。现代“溺”:沉在水中,越变越弱,最后无力挣扎。

网上有人爱煽风点火,有人爱漫天开骂。新词达人建议:专门“救火”的和事佬,可以领这个“氼”封号。

2、氽,拼音:tǔn,意思是漂浮,一般用在方言里。

详细字义

〈动〉

1.、漂浮 [float],如:木头在水上氽。

2、〈方〉:用油炸 [deep-fry],如:油氽花生米、油氽豆腐。

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氽猪肉皮:“猪肉皮略泡,入沸油氽之。”

3、〈方〉:~~(瓯语方言,读tàngtang,意为泳者踏水),如:非在水里氽氽。

字义推敲

氽字念 tǔn ,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大多食物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