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1到3段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1到3段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全文可分三部分:
1、第一部分(第1—2段):总说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长期发挥作用。
2、第二部分(第3—9段):举例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又可分四层。
第一层(第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及其特点。
第二层(第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第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四层(第9段):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3、第三部分: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本文的结构特点是“总—分—总”。
相关内容
-
中国石拱桥9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9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9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的原因,列举了福建江东桥这个例子。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
-
人类的老师1-6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人类的老师1-6自然段说明了什么,,第一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鱼儿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第二个自然段:写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很多。第三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鸟,蜻蜓,苍蝇等生物的启示,造成了性能优良的飞机。第四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鲸鱼的启示,提高了了轮船的航行速度。第五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鸡蛋薄壳结构的启示,设计出许多轻便,生料的建筑物。第六个自然段:写人们模仿袋鼠造越野汽车,模仿贝壳造坦克。第...
-
红楼梦四十二回读后感
红楼梦四十二回读后感,,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
-
中国石拱桥卢沟桥的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卢沟桥的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说明顺序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采用的主要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一是时间顺序,由远及近。二是空间顺序,由上到下介绍石拱桥的各部分的特点。三是逻辑顺序,由个别到一般,每个石拱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是采用石拱而没有桥梁。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
茶馆读后感400字作文
茶馆读后感400字作文,,老舍先生不愧为大家。他的文章总给人一种扎根土里的稳重感。初读他的书是《骆驼祥子》,如今又读《茶馆》,先生书里带着老北京味儿的语言和描写的底层群众的生活又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馆》讲的是在新旧中国交替期间,以戊戌变法、军阀争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为背景,通过茶馆这一典型文化聚集地发生的人生百态与风云变化。老舍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光怪陆离的...
-
清贫你想对两个兵士说什么
清贫你想对两个兵士说什么,,清贫我想对两个兵士说: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因为有你们而美好啊!“清贫”课文中指的是方志敏一贫如洗,目的是突出方志敏坚定的信念和不畏强暴的精神。《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自叙式的随笔,篇幅不过几百字,语言朴实无华,然而却表现了极为深刻的内容,也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方志敏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
-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近日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三期,用古今对话的戏剧方式为我们演绎呈现了司马迁与《史记》的故事,让我们过了一把“想见其为人”的瘾。而要更全面真切地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故事,恐怕就不能不读《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这两篇文章。《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司马迁对自己家世及生平经历的记述,文中阐述了自己撰写...
-
致大海层次结构
致大海层次结构,,1、第1至第7节为第一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2、第8至第13节为第二层,诗人深情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抒发自己崇尚自由而壮志难酬,敬慕英雄而前途渺茫的困惑。3、第14至第15节为第三层,收束全诗,照应开篇,抒发了诗人告别大海,怀念大海,铭记大海,传播自由的心声。4、普希金的《致大海》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
-
北京的春节儿化音词语
北京的春节儿化音词语,,《北京的春节》中的儿化音: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
-
读《资治通鉴》有感
读《资治通鉴》有感,,1、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
-
追寻一缕墨香精选作文
追寻一缕墨香精选作文,, 砚台中飘出的连阵墨香,清幽而又带有厚重的历史意味,书法,从几千年前便在中国存在,独特的历史意义更使我对它的感情愈加浓厚。爷爷是个文化人,写得一手苍劲百力的毛笔字,从小我便喜欢在爷爷的书房里摆弄宣纸,帮爷爷磨墨,有时兴趣来了,便用毛笔沾些墨、在宣纸仿着爷爷的样子写字,写出来的却都是弯弯曲曲像蛇似的笔画。每当爷爷看到我的“杰作”,便会拿我打趣:“你看你,还这么小的一个人连笔都...
-
箜篌诗句李贺
箜篌诗句李贺,,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词句注释】1.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
-
酷虫学校一共几本
酷虫学校一共几本,,酷虫学校有两个版本。《酷虫学校》是2011年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祥敏、夏吉安。本书主要讲述了酷虫学校里面发生的故事。《酷虫学校》的创意很棒,它将“昆虫百科”——“虫”们的“个性”,巧妙纳入故事情景之中,浑然天成,趣味盎然,使一本书具有了很多功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当今社会科普条件下,几位“虫迷”所做出的努力,几乎为中国本土原创科普读物开创了一条新路,有趣的故事...
-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全文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在介绍赵州桥的时候采用了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在介绍我国石拱桥光辉成就的时候采用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石拱桥》全文可分三...
-
天上的街市选自哪里
天上的街市选自哪里,,《天上的街市》出自郭沫若的第二部诗集《星空》。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他的确是四川人。代表作有诗歌《女神》、《天狗》、《凤凰涅磐》、戏剧《屈原》等。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省乐山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
-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原文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原文,,1、主要内容: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DNA测序,此外还有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功能基因组技术、比较基因组学、社会、法律、伦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育培训等目的。2、意义: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单基因病,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全新思路,导致了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
-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创作风格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创作风格,,1、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2、通过对消逝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写,抒写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屈精神。3、赏析: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
-
最后一课原文作者
最后一课原文作者,,《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最后一课》取材精炼,文字简洁,主题明确,结构紧凑,每段每句都和题目紧相呼应,没有废话,没有闲文,这两千字可说是字字有作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