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悬念什么意思
毫无悬念即毋庸置疑、实至名归、意料之中,指一件事的进程、结果或者事件所要达到的结果正中人意,符合人们的意愿、设想或者目的。毫无悬念也可理解为过程和结果同刚开始猜测的一样,“很多人都认为是那样”,一般是对该事件有较高的把握,同时也是对自己或者他人具有很高的信任。毫无悬念的反义词有出人意料、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不可思议、意料之外、瞠目结舌、大吃一惊。在众多语义用法中,毫无悬念一般用作中性词,一般不会带有情感色彩。
![](/d/files/2023030216/2rqkzgss0r003.webp)
相关内容
-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1、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2、这是一首写别情的词。抒写离情别绪是词中常见的题材,然这首词却写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3、词作上片写离别前之情景。开首三句自成一段,表现由深夜到天将晓这一段时间的进程。“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
-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老舍先生的作品堪称中国白话文的典范,再难懂的道理,再难叙述的事件,到了语言大师老舍的手中,都会变得那么直白,通俗易懂,由此可见老舍先生的语言功底之深。我在教学本文时,是卯足要认真了劲,下透了功夫,光花在查资料上的时间,足有一周之多。你想,老北京风俗习惯多了去了,尤其是春节这个隆重的庆典。《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我在教学中重点做了以下几点:一、下大力气抓好...
-
红色阅读读后感600字
红色阅读读后感600字,,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华彩少年——《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数万名的英雄前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惊心动魄的壮丽史诗,是值得我们青少年铭记于心的一段光辉历史。从前,“长征”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词语、一段历史,...
-
刘和珍君事件是什么时候
刘和珍君事件是什么时候,,1、刘和珍是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的遇害者。2、刘和珍,女,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曾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她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为之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以此来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3、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的枪杀请...
-
想北平1951年被授予
想北平1951年被授予,,老舍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老舍对北京是有深厚感情的,他在《想北平》中这样写道:“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青蜓一直到我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个小的事件里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里有个北平。”这样的北平,于老舍像他的灵魂安放之处,所以他的作品...
-
读书观后感2000字左右
读书观后感2000字左右,,《爱的教育》观后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有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这一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教不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几...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感悟,,1、透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能够依靠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
-
复活第一部分
复活第一部分,,《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50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500字,,1、透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还明白了,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必须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的东西――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能够依靠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
-
一问三不知三不知具体指什么
一问三不知三不知具体指什么,,一问三不知是一个成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经常会用到,比如说我们问别人事情的时候,问他一件他不知道,问他另一件他也不知道,然后我们就可以说他一问三不知。这个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并不是指具体的事件,三是表示约数,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它代表着很多的意思,在特定的语境当中,如果我们说一个人一问三不知,就说明他对这个事情很不了解,或者是关于这件事情他了解的不够透彻,最重要的...
-
羊脂球读后感3000字左右
羊脂球读后感3000字左右,,小说以羊脂球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妓女形象为代表,歌颂了法国人民敢于反抗普鲁土侵略者的凛然正气,以及他们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情操和善良热情,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它以羊脂球被同车旅伴推入火坑的丑恶事件为中心,揭露了法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商人、贵族、厂长兼参议员、修女及民主党人等上流社会的各种角色——在强敌压境、国家危急的严重时刻,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尊严,而...
-
陈涉世家5个通假字
陈涉世家5个通假字,,《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其中通假字有:1、苟富贵,无相忘。 “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贬谪。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4、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5、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身披。6、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用意。《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
-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怎样教育孩子才算用心,才能创造奇迹?就从雷夫老师的56号教室开始吧。《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到了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原来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无论是教导学生或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观点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快捷方式。你就是榜样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
-
陈涉世家通假字整理
陈涉世家通假字整理,,1.苟富贵,无相忘。(“无”通“勿”,不要)2.发闾左谪戍渔阳。(“谪”通“谪”,适戍、发配去守边)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
-
枣核4到13自然段意思150字
枣核4到13自然段意思150字,,第一部分(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第二部分(2—4)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第三部分(5—10)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个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
龙应台普通人读后感
龙应台普通人读后感,,龙应台《普通人的文明和野蛮》读后感最近读了龙应台的《普通人的文明和野蛮》,让我感受到了平常很文明的普通人,也可能会犯下野蛮的罪行。《普通人的文明和野蛮》文中前面有一段环境描写,交代了下文所写事件的背景,并以温煦甜美的环境来反衬二人争执的野蛮粗暴,文中还以翔实的材料,充分说明二战时期普通民众的确参与了野蛮的屠杀,“主流意见”认为刽子都是特别病态的人,那是一种自欺欺人,从而使读者...
-
囚绿记修辞手法
囚绿记修辞手法,,1、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正因为常春藤的向光触发了作者的情思,作者才借它的这种执著精神来抒发自己内心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含蓄地赞美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3、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写作的特殊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鲜...
-
赵普读书和孙权劝学有什么共同之处
赵普读书和孙权劝学有什么共同之处,,孙权劝学的对象吕蒙和赵普一样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不同之处是吕蒙在孙权劝导下发愤读书,以至于让儒雅谙文的鲁肃惊讶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而赵普不喜读书,仅以半部《论语》佐宋太祖得天下。两人的成就都很大,但读书太少,限制了水平的发挥;两人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读书后他们的处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孙权劝学是单时间主线叙事 而宋史则加入其他事件,平行叙事孙权劝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