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800字

修身养性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一开始是抱着成就自己的目的修炼,有功利性。读了《四书五经》等,确实改变了自己。但这是一个过程,读的书经过沉淀,浸入心灵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不论能不能改变自己,多读这些书大有裨益。以我经验之谈,不要为了修身而修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告诉的道理是说:人性本善,也就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善的因子,都有与人为善的本性。这是孟子的观点。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他的学说,与上述第二种学说的一个方面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的确承认,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这些成分,他认为就是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成分。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动物"方面,严格地说,不应当认为是"人"性部分。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一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

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 (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验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主要表现在让别人遭受痛苦时,旁人本能的都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当一个很美的花朵被摧残时也会产生怜惜之心,这时人就对植物产生恻隐之心。

这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儿童时期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浸染,私欲杂念过多,很多人逐渐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