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的意思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名家点评

归有光:形容物壮,模写变态,末归于人生忧感与时俱变,使人读之有悲秋之意。(《欧阳文忠公文选》)

孙琮:作赋本意只是自伤衰老,故有动于中,不觉闻声感叹。一起先作一翻虚写,第二段方作一翻实写,一虚一实已写尽秋声。第三段止说秋之为义 以肃杀,引起第四段自伤衰老为一篇主意。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绝妙点缀。读前幅,写秋声之大,真如狂风怒涛,另人怖恶;读末幅,写虫声之小,真如嫠妇夜泣,令人惨伤:一个“声”字写作两番笔墨,便是两番神境。 (《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