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文答案
1.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2.课文是什么结构?
课文是总——分——总结构。
这是一首现代诗,先以“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开头,再抒发各种大自然的景象,最后再以“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两句做结尾,首尾呼应。
相关内容
-
论语十二章而字的用法归纳
论语十二章而字的用法归纳,,1.子曰:“学而1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2不愠,不亦君子乎?” 而: 1表示顺承关系. 2.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作"却". 之:代词,代所学的知识。3.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而:表示转折。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表示顺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狼和鹿教案第二课时
狼和鹿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吗?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凶残、狡猾。)2.你还了解狼的哪些知识吗?(简介资料)(狼:哺乳动物,犬科,性格凶...
-
杞人忧天阅读感想50字
杞人忧天阅读感想50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想象不会发生的事情,为不必担心的事情担心。也使我想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要想象不会发生的事,要面对现实,珍惜每第一分钟时间。杞人忧天(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列子·天瑞》。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主谓式结构;动词性;含有贬义;主要用作谓语、宾语等。“杞人忧天”多用于嘲讽那些为本...
-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文分哪三个部分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文分哪三个部分,,《获得教养的途径》分段:第一部分(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第三部分(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获得教养的途径》详析: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
-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300字
两小儿辩日读后感300字,,1、通过阅读并理解《两小儿辩日》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两个小孩有着善于观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而孔子则有着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2、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汝知非吾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无论是知识再渊博的大学问家,尚且有不能解决的问题。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要实事求是,知识是无穷尽的,别人知道的事情自己未必能知道...
-
国学经典读后感300字
国学经典读后感300字,,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
-
囚绿记
囚绿记,,《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语言含蓄蕴藉,深沉厚重。创作背景: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
-
观看国学之后的观后感
观看国学之后的观后感,,观看国学之后的观后感这两天我看了《国学经典》里面讲了许多中国古代著名故事和文化,还有许多古诗文……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有大部分的古诗文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之处,也无法理解古人的智慧、古诗中的道理。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我真佩服古人,因为他们知书达理、知识渊博、想象丰富、胸有大志,我相信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是亚洲文化的象征...
-
囚绿记读音
囚绿记读音,,读音:[ qiú lǜ jì ]《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语言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
大自然的语言标题有何妙处
大自然的语言标题有何妙处,,““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语言》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
八只脚抬面鼓打一动物
八只脚抬面鼓打一动物,,在举办知识竞赛,或者是组织一些娱乐活动的时候,主办方的人员可能会加一些猜谜语的内容,猜谜语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猜水果或者是猜动物,只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这些水果或者动物的特征,那么谜语就很容易猜出来。那么八只脚抬面鼓打一动物是什么呢?谜底是螃蟹。螃蟹的特征就是有五对胸足,其中第一对胸足,特化成了螯足,就像钳子一样专门用来取食或者抵御敌人,剩下的四对胸足对应的...
-
囚绿记中心思想
囚绿记中心思想,,囚绿记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说明:后文附有本文主题的几种理解分析。囚绿记段落大意: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第一部分(1~7段):赏绿。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8~11段):囚绿。作者着意表现了他“囚绿”的固执和常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第三部分(12~1...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心思想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心思想,,《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主要介绍现代高科技——互联网的说明文。这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读者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切入文章,引出问题“网是怎么回事”。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解答上文提出的问题,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
-
小真的长头发的课文内容
小真的长头发的课文内容,,主要内容:留着妹妹头的小真,在有着漂亮长头发的两位好朋友面前一点儿也不服输。她津津有味地描述着当自己的头发长得“老长老长老长”时的情景,那些奇特的用途让两个好朋友听得入了神,原本有着长头发的她们也开始羡慕起小真的“长头发”来。这个故事从三个好朋友在圆桌旁的谈话开始,用单色与彩色画面相交替的方式串起现实与想象的不同场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充满天真稚趣的问答,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作者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创作背景:这首...
-
囚绿记分层
囚绿记分层,,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第一部分(1~7段):赏绿。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第二部分(8~11段):囚绿。作者着意表现了他“囚绿”的固执和常青藤不甘被囚的执著。第三部分(12~13段):放绿。作者“放绿”的目的是呼唤自由与光明,点明文章的主旨。第四部分(14段):思绿。含蓄表达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
-
夏天里的成长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2、包括所在年龄阶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开始羞涩保守;喜欢跟老师合作还是开始抵触老师;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简单知识来分析,也可以凭借经验和观察来灵活把握。3、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
-
陆蠡囚绿记
陆蠡囚绿记,,《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语言含蓄蕴藉,深沉厚重。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