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表达当守正理解

1、“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就是修我言辞,“立诚”就是立我诚心。“修辞立其诚”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述。

2、解析:"修辞"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易·乾·文言》云:"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后来学者对此的理解和阐发颇不一致,其中尤以唐代孔颖达的说法影响为大。孔氏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十三经注疏》)近读郑子瑜先生《中国修辞学史稿》一书,内中多处发挥孔说,确认"修辞立其诚"乃指人之修业而言;又有倪景熙先生之《"修辞立其诚"辨》一文(《兰州学刊》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基本观点亦脱胎于孔氏。他们共同认为《周易》之"修辞"与我们今天所言之"修辞"意义完全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