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800字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卢梭认为,怜悯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 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不论是孟子所说的恻隐心还是卢梭所说的怜悯,都是人性本善的表现,都是对遭受苦难和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人类因为这种同情而互助共存。因此而言,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

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怜悯体现出个人的修为与境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者之侧食之不饱,是因为他拥有超脱常人的怜悯情怀;他的这种怜悯情怀在对弟子伯牛生恶疾这事中亦有充分体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恶疾传染人,但孔子还是从窗户伸手与伯牛握手,以示安慰。这种安慰可以给绝境中的人莫大温暖,让寂寞的灵魂得到抚慰。若人人都能如此,那么世间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冷漠绝情之事。

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怜悯可以慰藉受苦受难的人。

怜悯可以缓和人们只顾一己的自爱心,从而将爱惠及他人。人在受苦受难时最是无助无奈,常会跌入情感低谷,甚至会精神堕落。长此以往,不仅肉体会受到摧残,心灵甚至会走向灭亡。此时若能得到怜悯的阳光,冰冷的心房就会立刻变得温暖,黑暗也将会慢慢消散。每个人都有自爱之心,这是本能;但人除了自爱之外,还需有爱他人之心,即儒家所言的“推己及人”。若将自爱之心惠及他人,从而影响他人也施爱惠及他人,如此则形成“爱相惠”的良性循环,这无疑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互助共暖。怜悯一个人可能人人都能做到,但要怜悯天下人却非常人所能。无论走到何处,我们的周围总是存在着一些乞丐, 他们在一边等待着 我们的施与。有时那些乞丐会把他们的爪子伸向学校。他们知道在学校里学习的那些小可爱是很容易骗的,一来老师教他们对可怜的人要有同情心,二来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

前段时间,在我们学校门口跪着-个老头儿,他的旁边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少年, 腰里裹着白布,

很明显,家里死了人。老头子的脸皱的像秋天里的残花,真的好可怜!小少年呢,满脸泪痕,小声地啜泣。从整体看真的比电影里演得还真!

但是,你猜我发现了什么?我看到那老头的一只手放在小少年的腰上,使劲地掐他的腰部,小少年的泪水大概来源于此。其实,我们也知道,小孩并不真正地懂得悲伤,就像我们小时侯,家里了亲人,大人们在痛哭,小孩们在好奇地笑。正如辛弃疾的词中所写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嘛,那小少年的啜泣并不是来源于悲伤,而是疼痛得不得不哭。这种表面的文章欺骗了我们很多学校的小可爱,他们慷慨解囊,帮助那“可怜的人儿”。